源於故鄉(翠峰湖)的愛

— 陳東元 2022/4/23  —

 

今年適逢70大壽,年紀已老,看淡名利,早就封筆,目前閒雲野鶴,淡出藝壇,不聞藝術活動,不願受到打擾,不接聽陌生人電話,喜愛孤獨寂寞的悠然自在日子。

Generic placeholder image

生長的故鄉(一)─銀裝素裹的翠峰湖 Childhood Home—Lake Tsui-feng Under 130.3×193.9cm 油彩、畫布 2007

Generic placeholder image

翠峰湖 山地運材鐵道

翠峰湖是心靈神會之所

出生在宜蘭縣大同鄉大元山林場的翠峰湖山區,直到小學畢業就讀初中才見識都市的繁華風貌,童年點點滴滴縈繞心靈深處,影響日後的創作泉源和生活秉持的態度。

一、藝術創作以翠峰湖為準,人性如山區林工那般純樸善良,景觀如遠眺蘭陽平原那般遼闊視野,才會喚起創作慾望才會動念入畫。

「礦工是埋而未死,伐木工則是死了未埋」,深山林工貧苦日子外界無法想像,童年周遭鄰居受傷死亡、欠債懸樑、賣兒為奴鬻女為妓的憾事不斷發生,每當目睹慘狀發生心情鬱悶時便經常坐在山地運材鐵道的橋梁上,遠眺蘭陽平原,那是山區脫離赤貧苦難的地獄生活,放眼憧憬未來美好日子的希望,日久醞釀視野遼闊、胸襟寬廣的創作理念。「心有多寬,畫才有多遼闊」、「眼有多高,醞釀的氣勢才有多雄偉」、「感覺多深遠,作品才會值得品嘗玩味」。一望無際的無邊大地,雄偉遼闊的大山大水才會動念動筆,一般街景公園或小景人造風光則索然乏味,宜蘭縣徽-龜山島也看不上眼。

山區林工雖然貧困,生活艱苦,但純樸善良,樂於助人,這些都是記憶裡烙印心底的情感。遍尋台灣只有往昔傳統農村才能比擬,竹圍口設茶棚,相互寒暄問暖,農忙割稲、插秧時熱情待客共享豐收.......。

農村富裕,人事皆改變,往日良善氛圍消失,竹圍消失代之以豪宅,茶棚不見只聞惡犬狂吠,只好捨棄另尋描繪題材。

Generic placeholder image

牧牛老翁 Old Farmer and his Water Buffalos 91×111cm 水彩、紙 1981

Generic placeholder image

1984 澆水 76.3*57cm Watering 水彩、紙

接觸草原豪邁的遊牧民族後深感與童年情境幾乎一致,無論潔淨環境和無垢人性皆與童年山區情境完全相似,終於又興起動筆的熱勁,哈薩克俗諺「祖先的遺產有一部分是留給客人的」是最佳寫照。

與眾不同的生長環境,體認自然也和一般人 極大差異,人人都會前往旅遊勝地,獨自喜歡去窮鄉僻壤的地域,深深知道只有在現代科技尚未進入才有潔淨無比的空氣水土,遠離文明喧囂不曾名利污染的天涯海角才有良善見底的人性。

Generic placeholder image

新疆帕米爾高原塔吉克婦女

Generic placeholder image

新疆柯爾克孜新娘

Generic placeholder image

哈薩克姑娘

Generic placeholder image

哈薩克老婦

初次徜徉豪邁遼闊的新疆大地,剛接觸便被這一望無際的天地,豪邁的人情所震懾住,覺得一景一物都是絕佳的畫面,新疆的遊牧民族毫無修飾的豪情,只要露出微笑、伸出雙手,不需介紹便能成為朋友,人與人之間根本沒有距離,內心的良善不需要教育、宗教感化,是天成。

豪邁熱情的新疆遊牧民族一如當年山區的善良工人,這種在艱苦環境裡表現出的善良人性,彷彿是小時的景象童年的感受,周遭氛圍感覺既親切又熟悉,繪製時湧出美好的憧憬,深埋在深處的感動萌發,自此一直想畫下這美麗大地與無邪無垢人心構成的「人間淨土」境界。

壯麗潔淨的大地孕育善良純樸的人性,在未有曾污染的新疆大地,潔淨的空氣可以讓視力達50公里以外,數千公尺的高空白雲彷彿在眼前,伸手便可抓住放入口中;在碧如海,花如霞的草原上,蜂來蝶去,綻蕊舒芳,雪白的羊群在蠕動,微風攪動金草,翻起陣陣的漣漪。在潔淨無比的湖泊裡,恬靜地輕盪著微波,溫存地拂動著花浪,清澈得能映照天上飛霞及頂頂雪峰的身影。在花草瀰谷的森林中,勁風捲起的林濤聲,時而像金戈鐵馬的塵戰,時而如蕭笙笛的合鳴,時而像一瀉千里的巨川怒吼,時而如纏綿悅耳的燕語鶯聲。在沉寂無垠的沙海裡,一派輝煌的金紅,涼風款款地吹拂著紅柳,在光芒收蓄的日落及灰藍無盡的蒼穹下,彷彿隱約可聞在遠處的陣陣駝鈴。 這樣的美景值得讚嘆!值得繪製!

往昔的台灣農村與未接觸文明社會的新疆遊牧民族的人性善良情境以及潔淨無比、雄偉遼闊的大地是矢志描繪的內容。可惜步入21世紀之後,都市注重名利貪欲逐步侵蝕鄉野的純樸善良,再也無法找到至真至善至美的畫面值得描繪。

Generic placeholder image

策馬縱鷹(熱鬧的柯爾克孜節慶活動) Spurring the Horses, Releasing the Eagles (a Boisterous Kirgiz Festival Event) 130.3×193.9cm 油彩、畫布 2010

Generic placeholder image

帕米爾高原塔吉克婚禮盛會Tajik Wedding Party, Pamir Plateau 130.3×193.9cm 油彩、畫布 2009

二、童年獨立照顧自己的生活習慣,養成獨立求知的為學態度,獨立思考判斷的能力,不隨波逐流,不譁眾取寵。

童年就讀小學,往返學校需耗時一日,只能住學校宿舍,自小必須學會如孤兒般照顧自己,過著獨立的生活,養成獨立的性格。

從未有師承,繪畫是天賦,都是自學。大學就讀美術系,雖然多位教授是名師,卻從未認真教學,失望之餘只能逛書局、圖書館,或與收藏家交換畫冊從中學習,得以比同儕早知訊息,萬般努力獲獎無數,被譽為「台灣水彩黃金時期的領頭羊」。

Generic placeholder image

年貨 Harvest 56×76cm 水彩、紙 1975年榮獲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美術系系展第一名

Generic placeholder image

獲 56×87.3cm 水彩、紙 1976年榮獲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美術系系展第一名

肯吃苦的獨立性格加以自小深深體驗對「山」的認知,得以無懼艱險的挑戰能夠隻身縱橫高山沃野,馳騁千里大山大水,領略書本無法涵蓋的學識範疇。

獨立的性格養成異於常人的堅毅精神,如:(脫貧→教師→藝術創作→無憾養老)依序的生涯規劃,生活戒律彷彿僧侶苦修的態度,永不虧欠負債的簡樸生活,無求無慾淡於名利的爭逐,長遠理性思維異於常人的判斷,貫徹始終超乎想像的執著。

綜觀油畫作品以「虛」、「氣」涵蓋

水彩表現多是表象的描繪,注重技藝揮灑,容易獲取讚嘆掌聲;油畫則是表露內在心靈的昇華,欣賞必須與畫作蘊涵呼應,才能領會其中之美。

「虛」是看不到摸不到,卻無所不在,可以感受得到,就像人有美醜、高矮、胖瘦的「實相」,這並不重要,人的品德、智慧、學識、處世態度才最重要,這些都是「虛」,人能相互交心,便是「虛」發揮作用。同樣地,人能讓人感覺不朽,絕不是「實相」,而是「虛」。

虛,可想而知是無形無物的,「虛」必須與「實」相互為伴並存,無法分離。

與友相交不在身體的「實」,而在無形的「虛」。

耳聽為虛、眼見仍為虛、感覺更虛!「長空不礙白雲飛」即是「虛」的極致。

中國繪畫及書法喜歡以「留白」「飛白」去表現“虛”, 更喜歡進入“虛”裡去畫“虛”。

Generic placeholder image

一葦 116.5×91cm 油彩、畫布 1992One Leaf

Generic placeholder image

靜謐 Tranquility 116.5×91cm 油彩、畫布 1995

系列作品的最初靈感來自宋朝「馬一角,夏半邊」的馬遠和夏珪,將其構圖與藝術修為奉為圭臬。

Generic placeholder image

宋 馬遠 山徑春行圖

 

Generic placeholder image

宋 夏珪 溪山清遠圖卷

繼之,系列作品又受到極限主義孟德里安和日本藝術家東山魁夷的作品影響,萃取精隨並溶入己身對自然山水禪修的靜謐情境。

Generic placeholder image

孟德里安(Piet Mondrian)作品

 

Generic placeholder image

東山魁夷的作品

東、西藝術對「空」與「虛」的表現方法「大異其趣」且「大相逕庭」。

東方直接將畫面「放空」或「留白」,如以雲海、流水、湖泊、平沙......等表達「放空」,天際則直接「留白」。

西洋繪畫則喜歡在畫面裡加入許多景物、雲層、人物、色彩、筆法、肌理、透視法......等因素去表現「虛」的宏觀,特別是「空間」。

Generic placeholder image

紅漠駝隊Camel Caravan in the Red Desert 193.9×130.3cm 油彩、畫布 2002

Generic placeholder image

金嶺輝日A Golden Peak Shining in the Sun 193.9×130.3cm 油彩、畫布 2004

杯滿則溢, 再也無法盛水,若需加入必須清空,屋滿則擠,無法有活動餘地,若想融入必須清場。

隨時掏空,體會無有,是體會創新的無有,知道學之不足,隨時都與身心合一。

從「禪靜作品」步入「震撼心性」作品,必須將心靈放空,然後重新撿拾藝術修為,此為必然過程。

《雄偉遼闊,大山大水》系列作品從北宋山水畫「巨碑式構圖」的磅礡氣勢獲得創作追循的標的。

Generic placeholder image

范寬《谿山行旅圖》

Generic placeholder image

郭熙《早春圖》

Li Tang - Wind in Pines Among a Myriad Valleys.jpg

李唐《 萬壑松風圖》

氣,是無形的,是無所不有,無所不在,卻讓人沒有感覺存在著,氣順則血脈通,氣阻則血脈凝。身體無法運氣則必亡,大地無氣則無萬物,氣若圓融則體健,萬物繁茂。

氣,如同一條河流,靜靜的流過身、心、靈,鬆靜自然,回歸自然,從身而心而靈,是一層一層愈來愈細膩的。

氣,如同一匹駿馬,是最平實、受用,最不可思議的啟發。

氣,是一種境界。

Generic placeholder image

珠穆朗瑪峰(聖母峰)商隊Caravan by Mt. Qomolangma (Holy Mother) 130.3×193.9cm 油彩、畫布 2000

Generic placeholder image

蒼穹無邊The Limitless Firmament 130.3×193.9cm 油彩、畫布 2005

源於故鄉之情

「我是一個不是宜蘭人的宜蘭人」,在出生登記戶籍時,戶政單位將我的籍貫寫為彰化縣,從此我被宜蘭人視為「外地人」,也從此無法享有「籍貫為宜蘭縣」的權益及福利。不過很奇怪,籍貫是大陸省籍的同學反倒可以享有所有權益及福利,唯獨我不行。

「宜蘭人」的善良、執著、勤奮、質樸,在往昔社會被善道肯定。

宜蘭給我是「愛恨交加」的地方,從小就想離開宜蘭,但又想讓人知道我是 「宜蘭人」,唯一的辦法就是離開宜蘭。

宜蘭的愛從未絲毫減少,故鄉翠峰湖永繫心靈深處。

Generic placeholder image

宜蘭縣縣徽

從宜蘭縣徽-龜山島,深深感覺常居宜蘭的「宜蘭人」眼光狹隘,怎會選擇無民居住沒有產業的小島,而不是流淌乳汁養育沃野蘭陽的南湖大山,視野只侷限1/4的蘭陽平原,卻對另3/4寬廣的山林大地非常陌生,這片廣袤森林縣政府無法管轄經營,在民國30至60年代產業凋敝時期撐起台灣經濟命脈,其中大元山林場是年產材積最多,當時是台灣最大的林場,但命運卻最乖違,被消失超過40多年,至今仍然無法恢復應有的尊榮,翠峰湖及山毛櫸步道無法回歸大元山林場懷抱。

對宜蘭,自己思忖比繪畫更有助益宜蘭的應是對大元山林場山林真實認知,是世上唯一有能力撰述實際情況者,最近10多年全心全意投入整理童年山區所見所聞。

大元山林場直營林業砍伐開發時期學者與社會人士必須持甲種入山證始能進山,因此無法探究原貌,加以事涉利益糾葛任事人員隱瞞導致歷史真相暗晦,大元山林場在台灣林業史慘遭除名就是明證。

童年生長在於世隔絕的山區,大元山林場種種情事皆是切身經歷,希望保有一絲最真實的歷史風貌足以成為後世探究的淵藪。

大元山區有無數艱困林工的故事,更有「宜蘭縣第一位女校長」散佈「無限愛」的感人肺腑故事。

大元山區相關史蹟,敬請按此進入瀏覽

Generic placeholder image

大元山國小校門。

Generic placeholder image

大元山林場集材作業


Generic placeholder image

藝術感言:

臺灣是藝術家的墳場,從事藝術創作是條不歸路,要有守貧的準備。臺灣沒有讓藝術家生存的環境,藝術創作只能當興趣,不能當職業。

藝術的真諦在色彩中求生命的深度與厚度,藝術的過程在技法中求藏巧守拙鋒芒不露,藝術的生命在創作中求真善美與返璞歸真。

每個人頭上各有一片天,各有自己的世界;每個人各有不同的人生,各有自己的道路;每個人經歷不同,各有許多說不完的故事。從自己累積的生活經驗中去尋找靈感,這便是創作之源。

生命在決心死去的一刻點燃,藝術家的事業,是在閉上眼睛之後才開始的,走入歷史後得到的聲名,才是真正的榮耀。


Back to top

本網站專屬藝術家 陳東元 ‧ 所有網頁自行製作並架設網站

藝術家 陳東元為台灣水彩黃金時期領頭羊 ‧ 後專司雄偉遼闊油畫創作 ‧ 晚年全心重建童年經歷的林業史

藝術家 陳東元 專屬 E-mail 郵件信箱 》 taiwanland.tw@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