貽害台灣森林‧遭人詬病的造林

 

一、國民黨當政時期台灣森林砍伐量遠勝日本殖民期間

台灣到底有那些舉世所無卻可以傲視全球的自然聖品,筆者認為應該是整個中低海拔山區整片山野都是紅檜、扁柏、肖楠等的原始森林,每隔數十公尺便有超過千難以上的神木,但現在己乎都被砍伐殆盡,只剩司馬庫斯、棲蘭山明池森林遊樂區、拉拉山、新竹尖石鄉鎮西堡、南山神木、..........等零星神木散布在各地。 也許大家都認為是日據時代日本所為,其實最大的罪魁禍首應是國民黨當權時期。

日本殖民期間與國民黨當政時期砍伐開發的時間約略相等,日本殖民期間以阿里山林場、八仙山林場林場、舊太平山林場為主。國民黨當政時期 則以的林務局所轄以大元山林場、新太平山林場、和平工作站(南澳林場)、木瓜山林場、林田山林場、六龜林場.....等為主;另一是國軍退除役官兵委員會宜蘭森林開發處的棲蘭山。

造成國民黨當政時期台灣森林砍伐量是日本殖民期間數倍的主要原因是伐木機具及運輸機具的改良。

砍伐機具─日本殖民期間使用的是人工的鐵鋸,國民黨當政時期則逐步改用汽油添充的機械鏈鋸。

一株直徑2公尺的神木,使用鐵鋸需2-3天,汽油添充的機械鏈鋸只需2小時。

Generic placeholder image

日本殖民期間使用的是人工的鐵鋸。《 圖片來源 舊太平山林場日籍員工後代松本良一》

Generic placeholder image

國民黨當政時期則逐步改用汽油添充的機械鏈鋸。《圖片來源:花蓮林區管理處》

運材機具 ─ 日本殖民期間使用的是以人力材車放送、索道、再以溪水漂流運送木材。

Generic placeholder image

舊太平山林場使用人力裝材作業《圖片來源 舊太平山林場日籍員工後代井戶朝彥》

Generic placeholder image

舊太平山林場使用人力駕馭材車《圖片來源 舊太平山林場日籍員工後代松本良一》

Generic placeholder image

舊太平山林場以牛隻將空材車拖引回起點《圖片來源 舊太平山林場日籍員工後代松本良一》

Generic placeholder image

舊太平山林場利用蘭陽溪流放木材至員山《圖片來源 舊太平山林場日籍員工後代松本良一》

國民黨當政時期 則以卡車或小火車、索道、蹦蹦車運送木材,大元山林場、新太平山林場、木瓜山林場、林田山林場等都是使用此等機具運材。

Generic placeholder image

大元山林場使用蹦蹦車運送木材《大元國小校友 程鈺娟提供圖片》

Generic placeholder image

大元山林場自古魯使用卡車運送木材經寒溪至羅東竹林《大元山工作站退休員工 吳鋅泉提供圖片》

Generic placeholder image

新太平山林場使用蹦蹦車運送木材《圖片來源 太平山林場古往今來》

Generic placeholder image

新太平山林場自土場使用小火車運送木材經三星至羅東竹林《圖片來源 太平山林場古往今來

若以生產材積而論,大元山林場遠遠超過舊太平山林場、新太平山林場、木瓜山林場、林田山林場、棲蘭山,對當時財政困窘的執政當局助益良多,但現今卻少人知曉,究其原因實是時空環境造成,讓人唏噓感概,原因可瀏覽下面網址:http://www.taiwanland.tw/06Dah-yuan/Purpose/purpose.html

 

二、貽害台灣森林遭人詬病的造林

現在台灣中低海拔人造林,所種樹木應非原生種的紅檜、扁柏、肖楠或台灣杉,而是外來的柳杉,最有名的是溪頭、杉林溪、阿里山整片山林均是,究竟是何因素造成如此的局面。

杉林溪水漾森林,人人誇讚風光秀麗,但那裡曾是山神哭嚎揮淚的處所,是台灣林業荒謬失策的印記。

柳杉原產地是日本,台灣於 1906 年首度引入,後復多次從日本引進。

Generic placeholder image

水漾森林是台灣林業荒謬失策的印記。

Generic placeholder image

位於屋久島的繩文杉,是目前為止最大的一株日本柳杉

日本柳杉(學名:Cryptomeria japonica),松柏門中柏科植物,原本分類於杉科(Taxodiaceae),也是日本柳杉屬中的唯一一種。是日本的特有種。在日本上直稱的スギ(杉或杉木)就是指這個品種。英文則多稱此樹為 Japanese Cedar (中譯日本香柏),但此樹其實並不是香柏的一種。日本柳杉林佔日本全國12%的土地,也是導致花粉症廣泛出現的主要原因。

日本柳杉是一種高大的常綠喬木,最高可達70米及4米闊,紅棕色的樹皮上有垂直條紋。葉排成螺旋形針狀,0.5至1厘米長;毬果呈球狀,1至2厘米闊及每個有約20至40塊果鱗。不深入地去看會發現日本柳杉與巨杉(Sequoiadendron giganteum)相當相似,但細心觀察可看到巨杉的葉較短(一般0.5厘米或以下)及較小的毬果(4至6厘米),巨杉的樹皮也較薄、軟身鬆散。它是依靠風媒傳粉的植物,雌雄不同花(單性花),開花期在每年二至四月。雄花呈圓錐形,長5毫米左右,密生於枝條頂端,開花時會釋放大量花粉。雌花為球形,鱗片密生,鱗片表面有小刺。

日本柳杉廣泛種植於廟宇及神社內,而且有為數甚多的參天巨木。日本森林植物誌作者Sargent紀錄了一名貧窮的大名因無力在日光東照宮德川家康的葬禮上作出捐獻,因此而種植一片日本柳杉林作為替代而被接納。直到目前為止,這片佔地65平方公里的廣闊樹林仍然存在,並被認為是日本國內最華麗的一片林區。

日本柳杉的木材擁有清香的氣味、紅棕的顏色及輕而強狀的特性,而且有一定的防水能力及能抵抗腐壞。因此,在日本式的建築及室內設計等均有廣泛應用。 日本柳杉也是部分蛾類幼蟲的寄主食物,如蝙蝠蛾屬(Endoclita)中的物種。

《以上日本柳杉資料來自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https://zh.wikipedia.org/wiki/日本柳杉》。

柳杉自古便是日本建築的材料,舉凡宮殿、廟宇及神社,甚至便當的木質薄片均是使用柳杉。

日本佔據台灣之後,在山區發現紅檜、扁柏、肖楠比日本柳杉色澤更均勻,紋路更平順,木質富香氣,尤其更挺拔高聳,驚為神物,列為一級木,於是選擇最優的神木,樹幹在10公尺以上才分枝,沒有任何樹瘤破損或瑕疵的神木運往東京、奈良當做廟宇及神社的大柱。台灣杉 品質較差,屬二級木,不是砍伐對象。

砍伐後的林區,日本認為台灣是殖民地,必須皇化,且對柳杉的故國情懷,於是大量引進造林,溪頭、杉林溪、阿里山整片山林最具代表性。在台灣造林的柳杉,由於氣候溫濕,生長迅速,更讓日本學者及政府深具信心,砍掉雜木種植柳杉變成殖民政策,但是柳杉水土不服,不僅無法育種,更讓木心變黑,無法當建材或便當的木質薄片,生長在台灣的柳杉約20年左右,便生長遲緩。

日本在台灣種植柳杉失敗,國民黨當權的林務局竟然沒有得到教訓,依然延續日本做法,繼續引進大量柳杉種子,並且大量砍伐紅檜、扁柏、肖楠 等一級木外銷日本,成為經濟的主要來源, 宜蘭縣大元山林場及太平山林場便是在這時期政策的犧牲品,千年以上神木不斷砍伐,山坡不斷種植柳杉,筆者童年時期親眼目睹此情況。

台灣的柳杉沒有任何經濟價值,在建築界曾短暫使用於板模支架,現在只有任其傾倒腐敗,讓樹種回歸本土,可惜的是原本舉世所無可以傲視全球的紅檜、扁柏、肖楠等中低海拔的整 片原始森林從此消失,即使數千年之後也無法恢復, 失敗的林業政策,亡國的徵兆像夢魘正在逐步困擾台灣土地生靈。

Generic placeholder image

台灣中海拔常見的柳杉人造林

Generic placeholder image

柳杉果實

從黑心柳杉看台灣的林業

李根政部落格裡刊載文章:http://leekc-95kh.blogspot.tw/2008/02/blog-post_7666.html

柳杉種植的時間與民國同年,這個外來樹種,一方面書寫著日本帝國在台林業經營的歷史,一方面則反應了1945年之後台灣林業官僚和學界的怠惰與無知,而加諸於土地的則是永不復返的生界浩劫與滄桑。

文⊙李根政(2002.4)

2月21日報載「柳杉黑了心」─台灣北部山區一萬五千公頃、約三千萬株的柳杉造林,近來發現疏伐砍下的柳杉中,八成以上罹患「黑心症」,林務局號稱考量水土保持功能,計劃近期內以每五公頃為一單位,採用漸進方式逐步砍伐這批柳杉,並就地在山區標售。新竹林管理處的蕭煥堂課長並表示,林務局將在砍伐後的林地改種香杉、紅檜、台灣杉、櫸木、烏心石等本土樹種,一來讓台灣的林相恢復鄉土面貌,二來也可以徹底解決黑心柳杉的問題。林務局黃裕星局長則表示,這一次計畫將柳杉作行列疏伐,並不是為了黑心症,而是為了改善生態環境,因為這些柳杉都已屆高齡期,將逐漸老化,因此趁這個時候改善林相。

這個新聞觸動了一位林業老兵黃英塗先生,對日、台百年來林業經營的深刻體驗,揭發了台灣林業經營局部陰暗的膿瘡。

透過陳玉峰教授的引介,我和中心的二位同事在週末的早晨從高雄前去拜訪黃老先生。黃老先生民國49年從台大畢業,歷任水里、和社等營林區主任,63年從日本九州大學林產研究所畢業,去年剛從溪頭森林遊樂區森林育樂組主任退休。

由於對事理的堅持,黃老先生以口頭及書面提供了本文寫作的基本資料。

台灣引進柳杉的歷史

1895年日本據台,準備在台灣推廣日本扁柏和柳杉,1891年(民前10年)日本土倉株式會社公司(伐木業者)於是從日本引進柳杉在烏來龜山一帶栽植,但種植失敗。

而真正影響日後柳杉造林最大的,咸信應是始自目前的溪頭森林遊樂區。明治35年(1901年)日本東京帝國大學台灣演習林成立了,第一任主任西川末三決定引進奈良縣-吉野川-川上村的「吉野柳杉」,由於溪頭是山谷地形,濕度高,氣候和原產地相當接近,明治39年便選定了溪頭進行柳杉的造林試驗,種植的地點即是今日溪頭米堤大飯店前的「西川造林地」。(註一)

明治43年(1909年)西川末三引進吉野柳杉來台播種,2年後正式栽植,(1911年)種植了十年之後,日本東京大學教授吉野正男進行調查,結果發現其生長的高度、直徑竟比日本原產地高出二倍以上,這個成功的經驗,促使台灣演習林、阿里山等地陸續種植柳杉。

黑心柳杉不是病

柳杉(Cryptomeria japonica D.Don)在日本的分布,北從本州的青森縣(北緯40°42'),南到九州屋久島(北緯30°15'),而奈良縣吉野林業的中心地川上村,人工種植柳杉已有五百年的歷史(1501),吉野柳杉的特性即是「黑心」,這種黑色心材的柳杉,日本傳統上將其作為釀酒的容器用材。柳杉黑心的原因至今未明,有人推測是因生長環境溼度高才會變黑色,因為吉野柳杉心材部分含水率是200%,而紅心的秋田柳杉卻只有100%。而最近的研究則說是遺傳的因素,然而這樣的推測在日本至今尚未有定論。

也就是說柳杉黑心其實不是病,只能說是一種品種的特徵。從日本1995年農林水產林野廳森林總合研究所/農林水產技術會議事務局,所出版的「柳杉黑心發生的對策」可以清楚的看到這樣的討論。從資料上清晰的圖文,我們可以看出遺傳性黑心的柳杉和因傳染病、蟲害所引發的黑心有著截然不同的差異,前者心材部分呈形狀整齊、色彩均勻的圓形黑心,而得病的柳杉則呈現不規則形狀,色彩深淺不同的黑心。(註二)

從日本的文獻中,我們可以證明新竹林管處所謂的黑心柳杉,根本不是病。然而,令人感到氣餒和失望的是掌理全國林業的林務單位,竟對在台灣已造林九十幾年的柳杉,無知到這種地步。

完全失敗的柳杉造林

在西川造林地試驗「成功」之後,臺灣開始陸續大規模種植柳杉,然而隨後從業人員發現問題重重:柳杉快速生長的時間不過15年,在20年前後即進入衰老期;同時柳杉對抗天敵的能力差,松鼠喜歡啃食其略帶甜味的樹皮,導致大量死亡,阿里山的紅帽柳杉,就是大量枯死的例子,更由於單一樹種的造林,使得問題更加嚴重。

1945年國民政府來台後,未檢討柳杉造林是否恰當,仍延續柳杉的造林政策,而由於柳杉結實率非常低,因此在80年代前,種子都是從日本進口,最高峰時每年需從日本進口六萬公升的種子。(註三)至今柳杉仍無法在台灣的野地自行繁衍,如果沒有人為種植,柳杉最終將在台灣消失。

而在經濟價值上,目前柳杉砍一立方公尺工錢5000元,但只能賣3000元,完全不敵進口材的競爭優勢。

也就是說,九十二年來的柳杉造林,已證實是完全失敗。

讓這些異鄉客自然老死吧!

但如今留下的數萬公頃的柳杉林,到底該何去何從呢?

目前林務單位正在部分林區進行所謂「砍三留六」疏伐後補植本土樹種的作業,然而林下補植的日照不足,僅是消耗經費而已。這次,新竹林管處以柳杉黑心病肆虐,進行大規模砍除,準備重新植林,其目的還是打算以人工干擾的方式,進行森林的更新。然而,這是合理的善後方式嗎?

保育團體一向主張,保護全台僅存的天然林是首務,而造林應以嚴謹的生態調查為基礎,朝復育台灣天然林為目標,進行生態綠化。柳杉造林是一個歷史的錯誤,然而砍樹容易、種樹難,已然成林的柳杉對水土保持仍有相當之功效,一旦進行疏伐等措施,勢力攪動坡地,勢必會衝擊到水土的保持。再者,以長時間來看,現存的柳杉林,既是水土不服,最後必然會老化、生病死亡,如果沒有人工的撫育、疏伐等干擾,林下的天然植被將會逐漸將取代柳杉,最後形成天然林。柳杉如果沒有造成危害,何需砍除?

因此,請林業單位饒了這些可憐的異鄉客吧!

林業政策、單位需要全面檢討

過去政府投入龐大的資源進行柳杉造林,背後更有一大批學者為柳杉的造林背書,90年代尚有學者聲稱「針葉樹中蓄量的增加以柳杉約達200%為最佳,可算是25年來造林最成功,生長量最大的樹種。」(註四)然而如今只憑子虛烏有的柳杉「黑心症」,便要進行大規模的砍除,面對這樣的事件,我們要問的是:是不是該將過去造林的成本效益做一次總清算,據以重新檢討造林政策。

林業單位號稱全國林地面積有2,102,400公頃,占全台面積58.53%,這麼龐大的國土,按理說需要非常專業、負責任的政府機關來進行管理。然而從柳杉的例子,我們看到了林務單位無能接續日治時代森林經營的珍貴遺產,以此經驗發展台灣的林業以及森林保護制度,數十年來,由於伐木的龐大利益,以「內、外界」進行伐木標售,伐木後再輔以「路邊造林」,伐木高峰期的真砍樹、假造林等官商勾結、林務弊端泛濫,幾至路人皆知;而林官、學閥主張的森林唯用論,幾乎完全摧毀了台灣的珍貴的本命土─中低海拔的原始森林,鑄下今日國土危脆、土石橫流的根源。至於國人所仰賴的學者、官員,則多數競相進入權力的傾輒,從不認真、誠懇的進行學術研究,造成今日台灣林業界是非不分,睜著眼睛說瞎話的傳統,讓國家的永續基業墮入無底深淵。

這次的黑心柳杉事件,是標準的欲加之罪,何患無詞,這和林業界編造之「檜木林不進行枯立倒木整理,會滅絕。」「台灣的闊葉林是無用的雜木林,需改造為高價值的人工林」等論調,延續著林業單位「先決定要砍樹,再找理由」一脈相傳的傳統。

試問,全國有一半以上的土地是交給這樣林業單位管理,政府放心嗎?人民放心嗎?面對國土災難,我們再次呼籲:請打破造林迷失,重新檢討山林政策,內造林業組織、大刀闊斧進行人事改革才是根本之道。

註一:資料引用自〈台灣旅行〉溪頭的杉林.一打奄八十二(即西川末三)1964年12月

試驗名稱:西川柳杉生長量試驗

Growth study of crypiomeria

試驗目的:調查柳杉之生長量以供施業之參考

造林年月:1912年3月

說定年月:1921年

面 積:0.135公頃

試驗方法:首五年量取胸高直徑及測定樹高一次計算其樹高斷面積材積之生長量五年後每五年測定一次。

註二:日本為了改善柳杉心材的黑色,有一個作法是將砍下的柳杉放在根材上,另用一支柱墊平,枝條不除去,讓水份自然蒸發,這樣處理後木材的紋路較淡。台灣引進的柳杉品種,另有少部分是秋田種,其心材是紅色的,木材紋路較漂亮,常作為化妝用材(即貼皮用薄片);以及來自鹿兒島的「薩摩種」,這品種材質較差、心材容易爛,多分岔、樹形軟,因此未在台灣大量種植,目前僅在阿里山奮起湖下約有三、四公頃。

註三:柳杉造林的來源有兩種,以種子育苗稱「實生苗」,以枝條插枝稱「插條苗」,由於插技苗不利大規模的種植,因此只好向日本引進柳杉種子。「91-2-21聯合報載:黃裕星局長表示,採用插條法育種的柳杉,經過三十年以上的成長後,即會出現中心變黑的現象,並漸漸衰退,久了會自然枯死,但少部分用種子育種的柳杉,就沒有這種現象。」

註四:摘自森林資源的永續經營─森林資源的過去與現況 林國銓(台灣林業試驗所經營系)台灣省林業試驗所1993。


Back to top

本網站專屬藝術家 陳東元 ‧ 所有網頁自行製作並架設網站

藝術家 陳東元為台灣水彩黃金時期領頭羊 ‧ 後專司雄偉遼闊油畫創作 ‧ 晚年全心重建童年經歷的林業史

藝術家 陳東元 專屬 E-mail 郵件信箱 》 taiwanland.tw@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