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述:大元山林場退休監工 游杉期 整理‧撰文‧繪圖:童年生長於大元山林場 陳東元
裝材作業就是將已集材後成堆於集材柱下、軌道旁的原木,吊裝於台車或卡車上的工作。
大元山生產材都利用集材主機就地裝材任務,古魯卸材場及羅東貯木場則利用吊材機裝材,分敘如下:
必須一根根原木進行裝車。
山地裝材的台車與平地運材的卡車不同,由木質堅硬且密度高的木材組裝,小巧牢靠,整個車長1.8公尺,寬1.1公尺。
在台車上擺一根長寬各約20公分的角材,稱為「天振」長度略寬於台車寬度,所有木材都安放在此一角材「天振」上。
「天振」承受才車上所有原木的重量,木料要求比台車更高,而且必須平整。
而「天振」則嵌座在台車正中央的鐵製凸盤心棒上,隨著行車擺動,防止木材滑落。
另外台車下方輪旁都設有煞車板,隨著列車之停擺發生煞車作用,即使是在下坡時亦可產生煞車效果。
裝材作業將這些集中在集材柱周圍的原木吊起固定於台車「天振」上。
裝材作業需要經驗的工作,裝材直接影響運材,必須考慮原木與原木之間的疊層結構,如此才能在作業上將層層原木固定牢靠。
在吊材時,具有豐富經驗的集材工對每根材的形狀,重量加以觀察估計,然後決定其下放的位置,使得整台聯車能穩住重心,以免在長途運材路途上碰到鐵路過於彎曲而失去平衡,造成翻車或木材翻落的情形。
裝材作業在裝材過程,先將空台車以2台為1組稱為“聯車”拖運至裝材線上,然後將等待裝運的原木以長度與直徑較大者選放為底層材,一根根裝滿台車天振上後,用 ㄇ型騎馬釘釘牢以防滑落。
再依次裝上短尺材,每聯車載運高度不得高於索道著點笠木(橫樑木)之高度3.6公尺,底層不得突出天振兩端1.5公尺範圍 。
裝載妥當後再用ㄇ型騎馬釘或廢棄的小鋼索緊縛以待拖運。
每聯車可載運原木30─50立方公尺,每天裝載量視堆集材量及台車調配情形而定,通常以集材支柱下的原木裝運清理完畢為止。
每一集材組設有檢尺。
檢尺的工作是測量木材的長度、直徑、寬度、厚度等等,以計算其材積的工作,然後填表並用刳刻刀將材積刳刻在原木之側面或鋸口斷面明白標示。
每一台材車的總量必須造冊,用複寫紙填表,一份留組頭或監工,一份用細鐵絲縛於材車的ㄇ型騎馬釘上隨該材車送至山下。
檢尺的工作及原木分等請詳閱《台灣省林務局木材檢尺及分等》
集材機作業地點的鐵路鋪設集材機分集材組和裝材組,兩組任務及工作性質不同,具備的相關知識和安全要求也不同。集材組負責將分布深山各處伐木工砍伐後的原木收集至集材主柱位置,裝材組負責將集材主柱周圍的原木裝在材車上。 負責運送原木的山地運材鐵路沿線分佈多部集材機,因此鋪設鐵路必須保留一條足以暢通無阻的鐵道做為機關車行駛之用,無論往上行拖拉空材車(山區稱為車囝)或下行拖拉滿載原木的列車都不能受到阻礙,因此在集材機作業地點只能鋪設另條鐵道做為裝材組使用,且山區集材機作業地點多屬狹窄地形,腹地無法提供多條鐵道,通常只能另鋪設一道。 機關車會將車囝拖拉至集材機上行位置,放下需要車囝數量至裝材使用的專用鐵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