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大元國小專刊”的心聲

陳東元

幾乎每個人都會認為,童年是最美好,也是最值得回憶的一段時光。但大元國小同學的童年,更是獨特,是一般人無法想像的,是苦!是樂!是悲!是喜!是那麼深刻地烙印在心底;生長在如此環境,是幸抑或不幸!從大學開始接觸教育理論洗禮至擔任教職退休,長達30多年,翻閱台灣各地學校,大元國小可以說是絕無僅有,獨一無二,學生家境如此貧窮、地處如此偏遠、教育資源及設備如此缺乏、師生朝夕24小時相處在一起、教師付出如此多的愛心,大元國小再再表現出是偉大的。若說森林小學是目前教育界及家長追求的目標,那大元國小才是不折不扣的森林小學,根本聞不到任何喧囂與都市文明完全隔絕,沒有任何社會資源的支援與關懷,一切都是師生胼手胝足一起營造的環境,入木三分的體驗造就學生日後在社會競爭裡顯示出無比的堅韌。

Generic placeholder image

照片中可以看到學校操場已經傾斜,高年級學生在老師指導下,搬運石塊填補比較嚴重的坍方處。《呂大元國小 富美老師提供圖片》

財富權勢的多寡高低無法衡量一個人存在的價值,同樣的,學歷無法阻礙一個人的能力發展,大元國小的學生不見得個個高學歷,但曾經努力過的在各行各業表現得非常卓越;際遇稍差的也能安天知命。小時的磨難支撐著,曾經奮鬥過,曾經努力過才是彌足珍貴的經歷。

早期台灣的學生都曾打赤腳,踏著泥巴、鵝卵石上學,但我們卻是踩著利如刀刃的頁岩、攝氏零度以下的寒冰冷雪;別人都有父母的胸膛可以依靠,慈愛溫暖的雙手愛撫,熱騰騰的與家人一起吃飯,但我們在六、七歲稚齡兒童就得離開父母懷抱,面對自我照顧的宿舍生活;別人都可以上幼稚園,我們卻只有在小學一年級才可以學到ㄅ、ㄆ、ㄇ;別人都可以步行或騎腳踏車每天回家與親人團聚,我們卻必須住學校宿舍,回家的路途那麼遙遠,搭的是危險至極運材用的蹦蹦車與流籠,又得翻山越嶺步行好遠的路才能回到溫暖的家,父母的懷抱,這就是大元國小的學生與眾不同的地方。

縈繞在心底的童年往事,封鎖四、五十年的熾熱情感,一旦遇到有人以星星小火引燃,整個情緒就會洶湧澎湃,迸出燎原之火,淚水自然奔流雨下。2006年農曆大年初二,邀請高中美術老師魏得璇到羅東寒舍觀賞近作,夫婿吳敏顯是宜蘭知名作家,言談中得知我曾經在翠峰湖生長,在大元國小就讀畢業,他馬上要求要寫一篇報導,第二天早上攜帶錄音機,由我口述,他負責整理撰文發表在“太平山的故事”一書裡。

然事出突然,未有充分準備,總覺得缺少許多,因此加以補強整理發表在個人網頁上,許多朋友認為文章雖然不錯,但沒有圖片佐證說明,好像“隔靴搔癢”無法引人共鳴,經多方努力終於得到呂富美老師與司仲敖姐姐的首肯,提供珍貴的圖片。

三人頗有共識,要為大元國小出本書,不要讓其事蹟湮沒消失在荒山裡,但在廢校30多年之後才要去整理出書,真的是非常困難的事,要達成這幾乎不可能的任務,非有相當的毅力去努力不可,到底值不值得做,怎麼去做,始終無法突破,經過月餘的冷靜思慮,靈機一動,突然覺得不妨架設Blog部落格,一方面可以達到傳播訊息的效果,一方面可以達到破除校友的疑慮,想不到效率奇佳,校友熱烈響應,圖片源源不絕湧現。由此可見與我同樣熱愛母校的校友實在很多,感情未曾隨著歲月減滅,大家都想玉成此事,感動之餘,工作的熱忱絲毫不敢稍減。

該項計畫預期的困難是:照片取得和文章索件極度困難,當時山區困苦,生活已經那麼困難,怎麼會有結餘去買照相機,拍照的機會不多,來源自然匱乏;那時能夠繼續升學的可謂鳳毛麟角,寫文章邀稿似乎難上加難,然而決定要做,只有奮力邁進,一切順其自然,相信應會水到渠成。

經過四、五十年的歲月摧殘蹂躪,加以人為不當的收藏保存,讓圖片出現許多刮痕、斑駁、裂紋、皺摺、釘痕、霉菌斑,這些肉眼看不見的瑕疵,經高階掃瞄後,原形畢露,勢必花費許多時間去修復,估計每天只能處理四至五張,這可能是整個編輯過程中最費時費力的地方。但每張圖片都那麼珍貴,都是無價之寶,甚至於是祖傳寶物,即使要花費無數的時間與精力也要設法完成。

Generic placeholder image

同班同學寄來的班級合照,照片滿是斑駁、裂紋。〈大元國小校友 蔡美齡提供圖片〉

Generic placeholder image

修復後的同班同學寄來的班級合照。〈大元國小校友 蔡美齡提供圖片〉

當收到同學寄來的班級合照,照片雖然滿是裂紋,但依稀可以看到小時的身影,整個情緒突然崩潰,當年情境馬上湧上心頭,淚水傾瀉,久久不能止歇:小學六年時光,頭雖然滿大的,但身體卻異常孱弱,原因是遺傳性心臟二尖瓣嚴重閉鎖不全,血液無法完全順暢輸送到身體各部位,當時家境非常清寒,根本沒有錢去醫院檢查。不明的病因,加上伙食差營養不良,時常發高燒,時常不自覺地昏眩、嘔吐,每當有這類症狀感覺出現時便站著或坐著不敢動,原地停佇良久,時常被一位比較沒有愛心、耐性的導師冷嘲熱諷,戲謔為“裝病” “偷懶”,並藉機處罰,分派的工作量與罰站的次數比其他同學更多;也幾次發高燒已達危險臨界點,學校緊急通知母親必須帶往羅東醫療,但在宿舍臥病中卻聽到母親無奈地表示,實在太窮,籌不出醫療費,這孩子就看他的造化,若無法退燒就讓他自然安靜的走。想到小時的境遇,淚水不覺潸潸落下,數度擱下手中滑鼠,待淚乾,才能繼續工作,費了好多時間終於完成修復。

在艱苦環境中長大,心就像鋼鐵般強硬,淚水不輕易滴下,即使是父母臨終亦不曾掉淚。父親往生,心裡懷著恨,他是被剝削壓榨,歧視排擠,積勞成疾而亡;母親是病痛纏身,去世是解脫。唯獨在處理這些資料及寫文章時,眼淚卻時常不自主地滴落,這種刻骨銘心的感受,連妻兒都覺得莫名其妙。

書名“雲的故鄉”,是指大元山區終年雲霧飄渺,尤其翠峰湖地區是台灣降雨量最多的地方,每年雨量超過4000毫米,因此苔蘚植物特別茂盛,是冰河時期孑遺樹林─山毛櫸生長的最南緣,大元國小每日午後山澗雲霧裊裊昇騰,彷彿神仙的故鄉,水氣豐沛造成每年冬季都會幾場大雪。又離開大元山區四、五十年,每當想起生長故鄉及童年念書種種,總覺得像雲霧般飄飄然,想去抓住卻無法如願,尤其大元山區山林砍伐結束,學校隨之廢校,想回去看一眼都不可得,只能在記憶裡若隱若現,是雲般的故鄉。

Generic placeholder image

大元國小專刊的封面

選擇以翠峰湖為背景,是大元山區最為人耳熟能詳的風景,翠峰湖素有“薄霧中的少女”之稱,是台灣最大的高山湖泊,每當雲霧在湖面翻滾飄渺時就像如詩如夢般的幻境,總是讓人迷戀留連。

除李有權校長外,幾乎所有校友都認為王楷基老師是最讓人懷念的好老師,身為人師,設身處地與王老師相較,實在相差太大,他溫文儒雅,寫得一手工整的小楷,猜想他家世應很不錯,而且家教嚴格;他教書嚴謹,鉅細彌遺,觀察入微,任何瑕疵都可以察覺,記得有一次他教大家畫中國地圖,不小心將「江」寫草變成「32」,被他用木板狠狠打了好幾下手掌,地圖有幾個「江」就打幾下,不過我不記恨,反而讓自己以後行事要更小心;他不辭辛勞,自他到校幾乎年年擔任宿舍管理老師,將愛心普及到每位住宿生,這份工作根本沒有津貼可言,又得照顧這群拉屎拉尿的可憐幼童,每當他徘徊踱步在走廊,除觀察每位住宿生是否安然就寢,是否在想海峽對岸遙遠的家人?他內向寡言,事事求好,容不得別人說一聲瑕疵,這或許是使他動了輕生念頭;他好學不倦,每日捧著書努力,好不容易取得國中教師資格,卻在台東都蘭結束了生命,這或許是寂寞?或許是想家?或許無法和人相處愉快?或許遭人誤解?或許是老兵的疼痛宿命,如果他能多活數年,或許現在已經在享天倫之樂;或許像現在,每位敬愛他的學生能適時說出感謝他的話去鼓勵他,讓他知道付出的愛心得到回饋,他會活得很值得。

“凡走過的必留下足跡”,有時感慨人辛苦一輩子,最後難道只能在“神主牌”上留下短短幾個名字的字,時間一長,搞不好子孫還不知道曾經有個人是什麼模樣?怎麼活在世上呢?心想為大元國小留下一些記錄,讓後世知道在這偏遠荒廢的山區有個校園裡曾經有愛、有歡笑、有琅琅讀書聲,也正是這種感覺想法的呈現。如果這本書幾百年後僥倖留下,校友們的投稿可以讓後世跟著你的腳步緬懷過去種種,說不定有您名字與文章讓人咀嚼回味,永垂不朽。。

生活在現今資訊發達的時代,對過往有人類活動及歷史發展的痕跡一向越來越被重視,也許自己是大元人不知道珍惜,但很多教育界及學術界人士都知道大元國小曾作育過不少英才,而且對社會做了許多貢獻。許多學者對台灣往昔以林業為經濟主體,穩定物價,購置國防軍備,充滿好奇想解開被塵封許久的謎團,這些遺世人群如何生活?孩童如何教養?正好這次出版計畫是一條可以探究的捷徑。有時很納悶,大元國小的學生才寥寥三百餘人,而且多數不會操作電腦,每天怎麼有那麼多人次進入部落格瀏覽,當然絕大多數是不認識的過客,進入的目的應該是想取得資料。

幾10年來,台灣社會普遍著錯誤觀點,都以為在民國四五­十年代,林業是台灣經濟命脈,因此林務局所屬蘭陽林區管理處的員工收入非常豐厚,吃得肥吱吱的,他­們不知道其實是非常貧困、黑暗、辛酸,程度讓人無法想像,充滿血淚;大元國小的學習狀況也是讓人鼻酸落淚。編輯小組除為校友­整理出一本­值得懷念的畢業專刊,更希望將這些記錄還­原真象,釐清社會錯誤觀點。 

自小身體瘦弱,不喜歡嬉鬧,­內向寡言,加以父親家教甚嚴,經常以皮帶或木棍抽打,深怕動輒得咎,變得更加內斂,心中常有許多想要說的話,往往到了嘴邊又吞了回去。貧窮的環境一路走來,總是有許多貴人出現相助,也始終抱持“涓滴之恩,泉湧以報”的態度,但沒有說出口的感激或許無法讓人感受到,也因此時常遺憾,現在突然間發現似乎逐漸步入夕陽晚景,在璀璨餘暉之後,人生好像慢慢接近盡頭,不是怕死戀棧,反而覺得坦然虛懷,唯一慚愧的是虧欠太多,想盡力報答,然而能力有限,覺得做得不足,想了又想,或許別人也是如此。為我啟蒙開天窗露出智慧曙光的就是大元國小,為祂做些事,雖是愚蠢但卻值得,集眾人之心,聚眾人之志,或許可以呈現新局,龜步慢行,堅定意志,大元國小的事蹟定然流芳百世。

“ 天公疼憨人”,整理資料到目前為止體認真是深切,一步一腳印,平凡中顯現不凡,一定會成功;倘若只求外表顯眼亮麗,妄動貪婪念頭,心存僥倖,必會遭致社會甚至於親友的唾棄,必然敗局收場。張平發與張平東兄弟自大元山工作站結束裁撤之後,開著10輪大卡車,每日天未亮便前往翠峰湖附近山區運材,沿途道路崎嶇顛簸,路面泥濘,又是懸崖峭壁,路基容易鬆動崩塌,稍微疏忽便有意外喪命的顧慮,直到夜暮低垂才回到家,辛苦掙錢養家,每日讓家人提心吊膽,若不是賢內助陳愛珠、游月娥在穩實中相互扶持,相夫教子,那有如今局面,張平發與陳愛珠的兒子張國輝青年才俊,年紀輕輕就已經有台灣和大陸的會計師執照。

看了校友的投稿,聽了校友的心聲,回顧往昔的日子,集體式的生活起居,恨鐵不成鋼的教育方式,造成不少­冤枉與遺憾,至今雖然已經四十多年,歲月並未沖刷許多校友的記憶,班上同學許春桃即是一例,她父親是林場員工典型的受害者,先前在翠峰、晴峰一帶工作,後來受傷截肢造成殘廢,改派至學校溪底的苗圃工作,她的功課比較不理想,在上課時,常挨板子經常受到委屈,她說小學故事是有血有淚的,其他同學描寫的都沒有她來得深刻,若要寫出,可以厚厚一本書,若要回想,可能好長一段時間無法成眠。文章寫出後知道她是以以顫抖的手,哽咽的心情,寫下字字是淚水的文章,道出她深埋40多年的委屈以及父親悽慘的遭遇。也知道她選擇了寬恕,還特別交代絕對不能將莫名其妙打她的老師名字登出來。

我的三姐遭遇也彷彿如此,功課差,在父母親及老師心目中將來根本沒有“出脫”,在學校在家裡常挨打,每當談起童年,三姐至今還免不了嘆氣,但她選擇寬恕原諒,畢竟得到的遠遠超過許多,心胸寬大的她四十多年來,誠懇穩­實,勤儉持家,不怨天尤人,是姐妹兄弟裡所有一切都最好的。

女企業家黃寶桂的奮鬥過程充滿淚水,祖父在大元山過世,母親在山區被巨木碾斃,父親續弦,大弟黃水源是同班同學,是六年班長,是六年第一名,卻在一場車禍變成植物人,這裡­面多少無奈。同班同學蔡美齡雖是小小公務,但她的奮鬥過程一樣讓人佩服,小學畢業的她能夠通過國家考試,即使是大學畢業都難以達成的目標,她憑自己努力有目前成績。同學王阿美歷經二次婚姻失敗,並未憂懷喪志,生活雖然艱苦,勤奮節儉,獨力撫養三子,孩子都能體認母親辛苦,有就讀台灣大學的,有成就不凡的。同學許春桃雖是小小百姓,但她臉上充滿自信堅毅,內心世界是那麼善良。大家難道不覺得他〈她〉們比那些外表穿著名牌卻滿肚子壞水的人士;滿口道理卻蠱惑人心的政客,更讓人尊敬。 

父親是個愛打抱不平,敢直言,有點不知天高地厚的單純善良工人,往昔沒有工會組織的時候,在組頭監工眼裡是個頭痛人物,曾有幾年時間被列為不受歡迎人物而失業〈父親深知家裡貧窮只有忍辱,內心卻非常鬱悶難抑,平日滴酒不沾,但每逢過年過節到他家做客,必會狂飲澆愁,酩酊大醉。〉只好去林場外包商那裡擔任“死而未埋”危險至極的木馬工人,所以父親也成為砍伐集材工裡調動最頻繁的人,有時甚至放假回家,打開家門看到的不是慈祥的母親,而是完全生疏的面孔,錯愕中也習以為常,向鄰居問清新家的地方,牽著弟弟的手走到聚落外樹林裡痛­哭壹場,在含著淚水矇矇矓矓裡走向另一­個陌生遙遠的地方,曾有一次還得從離翠峰湖不遠的晴峰段聚落走往一段雲霧瀰漫,傳言魑魅〈魔神仔〉最多的山路,向翠峰段末端二號機走去,三個多小時在驚恐裡兄弟又跑又跌,滿¨­傷痕泥濘才回到“新”家。〈大元山最後僅存的蒸汽集材機,在翠峰湖望洋山下方,翠峰湖是台灣雨量最豐沛地區,年平­均雨量超過5000毫米,該地區由於雲霧上昇凝結,又比翠峰湖更潮濕,因此腐木甚多,是蕈類生長的理想環境,在此可以採集許多新鮮的­香菇、白菇、木耳。該處距離晴峰索道著點約有10餘公里,途中又有兩處崩山比七號坑大崩山大兩倍的坍方,由於單機作業,蘭陽林區管理處為節約修路養路開銷,採取每2-3年集材到達運載程度再進行搶通,利用最短暫的時間將木材迅速運出。因運輸不便,柴油、汽油無法運補,只好以最原始就地取之不盡的木材為燃料的蒸汽機做為集材機,又是單機作業,所屬員工較少,張家兄弟小學畢業後,就讀的玩伴只有游安順。〉

Generic placeholder image

晴峰索道著點,遠山蹦蹦車鐵路即是前往翠峰鐵路線末端的2號蒸汽集材機作業點。遠山聚落痕跡,弟弟東泉在此誕生。〈大元國小校友 黃慧敏提供圖片〉

Generic placeholder image

小時的感受,希望不要再過那種居無定所,卑躬屈膝,喪盡尊嚴的日子,選擇了安定且能稍能溫飽的教師生涯。小時的遭遇也造成­內向寡言木訥,可以幾星期不外出待在家裡,雖然台北最熱鬧的信義商圈就近在咫尺卻甚少前往,日子雖然欠佳不富裕,但卻能保有尊嚴氣節,“拜託”“請幫忙”甚少開口,能夠堅持理念不妥協,擇善固執不低頭,有著幾分“遊俠”的­個性,學校雖然頭痛,但教學認真,指導學生參加全國校際競賽成績輝煌,私底下又愛護學生,經常為學生力爭權益,深受愛戴。我骨子裡也有著父親當年愛打抱不平­,敢直言的個性,正氣凜然,學校老師知道我參與教師會可以為教師維護權益;參與教評會可以為學校選取理想優秀的教師;參與合作社雖然看不懂帳目,卻可以讓學校領導階層膽怯,不敢浪費公帑;參與人評會,教師可以得到最公正的考評。

當到達可以退休年齡,雖然學生緊抱痛­哭,教師同事不捨,但還是毅然求去,深知在普遍暴發戶心態下的台灣經濟,文化卻是一片沙漠,可以埋首耕耘,在荒漠砂粒上灑下一滴心血。為大元國小做專刊,正是­值得做的一件事,大元國小的事蹟絕對是優質文化的呈現,雖然邀稿過程艱辛,甚至冷默地直打哆嗦,電話裡“拜託”“請幫忙”這些生澀甚少開口的話,必須時常掛在嘴邊,但為達到理想目標,只有委曲求全,唯一虧欠心疼的是在羅東的學弟陳福輝、同班同學蔡美齡,在雨季的宜蘭,不辭辛苦,四處奔波,鼎力支持幫忙,除了感謝,只能交代一切隨緣,不要強求,盡心盡力即可。

每­個人頭上各有一片天,各有自己的世界;每個人經歷不同,各有許多說不完的故事。在與校友接觸聊天的時候,大家都能侃侃而談,妙趣滿籮筐,但一談到希望以文字敘述時卻又躊躇猶豫,這些趣事未能刊載,至今甚感可惜。

歷經半年,遭遇許多困難之後,即將有一本記錄大元山及大元國小的書籍出版,幾10年的山區人文活動得以呈現在世人面前,相信是每個生長在大元山校友的心願。

有許多校友都有同樣問題:為什麼我有這個念頭去整理這些資料與記憶,連我的三位姐姐也覺得莫名其妙。其實,讓我有這股動力,最主要還是李有權校長,當知道李校長還很健康並且每天勤於動筆繪畫的訊息,便迫 切想讓她老人家知道,當年承蒙她呵護照顧的這群貧困孩童從未忘記她的恩情,也希望她身邊有一本校友對她的思念感恩。李有權校長是我親眼所見,親身­經歷“最偉大的教育家”,在貧苦的窮鄉僻壤,每個人都會視為苦差,是煎熬,恨不得趕快離開這鬼魅也不願停留的地方,但李校長卻自願請調,一待就是13年,超過擔任校長職務一半的時間,讓“無私的愛”迴盪在整個校園裡,甚至散佈在整個山區,每位學生的家長也都感受到她的愛心,她老人家總是默默耕耘,不求回報。我深知:越是偉大的偉人越是謙卑,也越不喜歡歌頌彰揚,如果她老人家知道我想編一本頌讚她的書籍,絕對不允許我的做法。但是如果書籍內容是包括整個大元山及大元國小的事蹟,她老人家便不能阻止,反倒要共襄盛舉。  

在整個徵求照片及邀稿、編輯過程中,特別感謝陳福輝、蔡美齡、王愛寶以及游愛珠、游麗珠姐妹的鼓勵與幫忙。

陳福輝  受人尊敬的孝子,在陰雨綿綿的宜蘭雨季,忍著寒冬,挨家挨戶,四處奔波,散發消息,教導許多從未動過電腦的校友如何使用並上網瀏覽,使得一開始工作便獲得信任,作業出奇順利。  

蔡美齡 編輯過程中,時時提醒我遇到困難時該如何處理,由於她的堅持讓我不敢懈怠,由於她鍥而不捨的精神,總是在處處碰壁時,出現“山窮水盡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豁然情境,班上同學的尋覓,失聯的師長與校友能夠再聚,她居功厥偉。

游麗珠  在我失望、喪失信心、有時想放棄的時刻,總會接到適時甜美窩心的鼓勵,讓我­重新振奮,繼續投入工作。 

游愛珠 一知道我想為大元山及大元國小編輯專刊,便表示不計成本幫忙印刷,並適時給予編輯時印刷知識的協助。

王愛寶 躲在幕後,提供協助,提供資料。

總覺得人生何必在滾滾紅塵裡陷於名利迷茫,靠自己的能力,靠自己的經驗,做件有意義的傻事也不錯。這本書的順利出版,正是我感覺值得做的抉擇。

感謝幫我完成專刊出版的師長、大元山工作站的叔叔、大元國小的朋友。

 

謝謝!謝謝!


Generic placeholder image

藝術感言:

臺灣是藝術家的墳場,從事藝術創作是條不歸路,要有守貧的準備。臺灣沒有讓藝術家生存的環境,藝術創作只能當興趣,不能當職業。

藝術的真諦在色彩中求生命的深度與厚度,藝術的過程在技法中求藏巧守拙鋒芒不露,藝術的生命在創作中求真善美與返璞歸真。

每個人頭上各有一片天,各有自己的世界;每個人各有不同的人生,各有自己的道路;每個人經歷不同,各有許多說不完的故事。從自己累積的生活經驗中去尋找靈感,這便是創作之源。

生命在決心死去的一刻點燃,藝術家的事業,是在閉上眼睛之後才開始的,走入歷史後得到的聲名,才是真正的榮耀。


Back to top

感謝網頁設計師 曾健勇 提供響應式版型 手機:0916-158-012

本網站所有網頁均由藝術家 陳東元 自行製作網頁並架設網站

藝術家 陳東元 專屬 E-mail 郵件信箱 》 dondon.chen@msa.hine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