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64年 編號64-003-0327

※ 航照圖提供單位:中央研究院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

 

Generic placeholder image

編號64-003-0327 航照圖 資料來源:中央研究院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

編號64-003-0327 航照圖是民國64年2月4日中華民國空軍所拍攝,主要作為森林資源調查及地圖繪製。

民國63年11月大元山林場裁撤。

民國64年2月4日拍攝的航照圖是對大元山林場最後巡禮,除幾處坍方落石無人維護,此時鐵道、索道各項運材設施依舊完整,工寮屋舍仍然完好,可以詳實探視全部交通運輸面貌。

航照圖展現伐木、集材遺留的清晰完整痕跡。

網站版主曾於民國64年暑假帶領大學登山同學由太平山入山,經三星線、晴峰線路尾段至翠峰湖,走古魯林道下南澳北溪溪底,登大元山工作站宿招待所,再下南澳北溪溪底,從古魯出山。

Generic placeholder image

民國64年,前往大元國民學校懷舊,茅草茂盛掩蓋道路,長得比人還高,撥開茅草循路前進,只見校門傾頹。 圖片來源:大元國小校友 陳東元

擷取五處部份航照圖做詳細判讀:

擷圖一:晴峰鐵路線晴峰埤仔大聚落

Generic placeholder image

晴峰鐵路線晴峰埤仔大聚落 資料來源:中央研究院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

此聚落應在民國49年至55年,是三組集材機及伐木組工寮所在,約近百戶員工與眷屬居住在此,設有合作社。

聚落距離翠峰湖尚有1.5公里。

在晴峰運材鐵路線末端及翠峰湖附近的工人,覺得在颱風及豪雨季節交通中斷,走晴峰索道山路及晴峰運材鐵路線約有10多公里的路程,既浪費體力又浪費時間,因此開闢了另一條新路,由翠峰湖附近聚落直接到達翠峰運材鐵路線,這段山路坡度比較平緩,但路途很長,時常雲霧飄渺,箭竹高聳密集,野獸出沒,因此種種靈異傳聞出現,以訛傳訛,演變成魑魅(魔神仔)磐踞出沒的地方,走這段山路既驚且怕,通常需三五成群才敢走。

這段山路沿途玉山杜鵑密佈,在每年四、五月盛開季節,聞著花香,摘食野果,讓人回味無窮。

Generic placeholder image

晴峰鐵路線晴峰埤仔大聚落位置圖。資料來源:中央研究院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

 

擷圖二:晴峰鐵路線太平山路聚落

Generic placeholder image

晴峰鐵路線太平山路聚落 資料來源:中央研究院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

聚落最大的特徵就是工寮位在小溪河床兩邊,聚落旁邊就是髮夾轉彎的木橋,時常發生連串材車「敗馬」的事件,也曾在民國52年因颱風豪雨在聚落上方約20公尺的溪谷形成堰塞湖,差點將工寮沖走。

「敗馬」就是運材車翻落橋下或崖下。

聚落旁有一條往太平山三星線的山路,是大元山還未於中興崗接軌前,唯一可以往太平山的路徑,路途常有台灣黑熊等野獸出沒,必須結伴同行,相互警覺照顧。

Generic placeholder image

晴峰鐵路線太平山路聚落、樹母林聚落、晴峰索道發送點聚落、晴峰索道著點聚落位置圖。資料來源:中央研究院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

 

擷圖三:晴峰鐵路線樹母林聚落

Generic placeholder image

晴峰鐵路線樹母林聚落 資料來源:中央研究院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

此聚落約在民國45年至民國49年,是最早上晴峰作業的伐木及集材機組人員工寮。

九號蒸汽集材機約民國47年至此作業,由徐昭文任組頭。民國48年發生鍋爐大火,整座蒸汽集材機毀壞無法運作,加以蒸汽集材機需要充沛水源,晴峰作業已接近山頂,乾旱季節枯水嚴重,於是改為柴油發動機取代蒸汽集材機,九號蒸汽集材機成為第一部改換柴油發動機的集材機組。

為何以「樹母林」為地名?

「樹母」就是植株健壯適合育種的母樹,「樹母林」就是茂密的育種的母樹之意,可惜平元林道闢建完成後,原本規劃保留育種的附近數百公頃林地就此消失。

晴峰索道下方有一株直挺挺,高30多公尺,腰寬需10人才能合抱的數千年紅檜神木,更在平元林道經過之後不見蹤影。

這段翠峰湖以下保有原始茂密森林的路段,可以說是大元山林場風光最美麗的地方,雲海、山嵐、森林、日出是每日可見的景色,沿途多處地點可以鳥瞰整個蘭陽平原,因此成為每天第一道光芒照射的地方。在山區的都認為是十六份山的延伸,後來卻被冠以讓人膽顫心驚的不雅名稱─遭難山。

「遭難山」現在已經美麗風光不存,這一段路程在民國66年以處理「殘木」闢建平元林道,但「殘木」的名稱過於籠統,沒有界定清楚,讓廠商認為只要大元山林場開採剩餘的林木都是屬於「殘木」,都可以進行砍伐, 於是得標負責廠商猶如掠奪者,行徑猖狂囂張藉機盜砍珍貴林木,形同目無法紀的山老鼠,連挺立的白枯木、砍伐後殘留的樹根、傾倒在地的枯倒木都不放過,造成現今處處山崩路斷,連狩獵都唯恐避之不及,翠峰湖以下 的平元林道只能任其荒廢,難有人跡蹤影。

Generic placeholder image

晴峰鐵路線太平山路聚落、樹母林聚落、晴峰索道發送點聚落、晴峰索道著點聚落位置圖。資料來源:中央研究院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

Generic placeholder image

民國64年編號64-003-0328 晴峰嶺數千年紅檜神木 資料來源:中央研究院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

 

擷圖四:晴峰鐵路線司機、鐵路養護工及晴峰索道聚落

Generic placeholder image

晴峰鐵路線司機、鐵路養護工及晴峰索道聚落 資料來源:中央研究院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

晴峰索道發送點聚落除索道工外,還住著晴峰鐵路養護工和機關車司機及助手。

此處也是現今登山經常發生山難的「遭難山」範圍。

晴峰索道是崛田式索道,利用往下滑行的重量產生動力將上行沒有載材的材車(山上俗稱車囝)拉上發送點。

崛田式索道在台灣林業開發佔著非常重要的歷史位置,普遍使用於台灣各林場,幾乎全境的林場都仰賴此機構翻山嶺跨溪谷運送超過10餘公噸的原木卻不需耗費任何燃料或電力的設施,以現代節約能源的角度,不啻是偉大的發明。

住在山區,讀書也在山區,走路爬山變成日常生活必須的事情,是童年回憶裡抹不掉的夢魘。由於上學路途遙遠,得翻山越嶺,需一整天時間才能到達學校,因此學校顧慮現實採彈性放假,每兩星期放假三天,學生90%以上必須住學校宿舍。每次放假回家,既興奮又害怕,喜的是可以回去探望久別的父、母親,憂的是必須要有爬好長好長山路的心理準備,路途遙遠,每次都得饑渴交迫。

回家的路途,除搭運材的蹦蹦車外,就是搭索道客車,若當時沒有載材的材車下放牽拉上行的客車,就得走山路,因此每段索道都有一段山路。其中晴峰索道的山路最難忘,晴峰索道太長,是古魯索道和鞍部索道的總長度,低垂的纜線到達著點時幾乎水平,即使是放下巨大的水泥塊做成的“溜水”(音譯)幫助牽引,有時也無法將上行沒有載材的材車(山上俗稱車囝)拉上發送點,工作站為著安全考慮,晴峰索道根本不敢牽拉載人的客車,因此回家絕對逃不掉要走這段山路。這段山路對住在晴峰的大元國小校友是刻骨銘心的記憶。

直到民國53年後,機械工程師想到可以藉用柴油發動機幫忙,才解決問題,也才有客車。有了巨型柴油發動機的使用,有時會看到即使放下沒有載運任何重量的空車(山上俗稱車囝)照樣可以將客車拉上發送點。這種巨型柴油發動機第一次運用到索道的成功經驗,使得後來才敢在埤仔索道(翠峰湖索道)使用,讓數10公噸的載運木頭材車往上拉到晴峰鐵路線。

在接近晴峰索道發送點的地方,有一棵直挺的巨大數千年樹木,需10人以上才能合抱,在約10層樓的高度才有樹枝分岔,應是紅檜,可惜在蘭陽林區管理處闢建平元林道時,已經被木材商砍掉,連根(根株)刨起,實在可惜,是台灣林業見證的重大損失。

Generic placeholder image

晴峰流籠頭駕駛房一景,右上方是機械駕駛房,中間的木柱用於煞車。大元國小黃宗富老師提供圖片》

Generic placeholder image

晴峰索道材車正逐漸上拉至發送點的流籠頭。 《大元國小校友陳阿月提供圖片》

Generic placeholder image

晴峰索道全景 。資料來源:中央研究院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

Generic placeholder image

晴峰索道山路對住在晴峰沿線及翠峰湖附近的同學,印象特別深刻,是揮之不去的夢魘。資料來源:中央研究院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

Generic placeholder image

民國64年編號64-003-0328 晴峰嶺數千年紅檜神木 資料來源:中央研究院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

Generic placeholder image

晴峰鐵路線太平山路聚落、樹母林聚落、晴峰索道發送點聚落、晴峰索道著點聚落位置圖。資料來源:中央研究院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

 

擷圖五:晴峰索道著點聚落

Generic placeholder image

晴峰索道著點聚落 資料來源:中央研究院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

晴峰索道著點是為了運送在晴峰生產的原木而建,不是一般常見順著溪谷興建的「崛田式」索道,而是跨越溪谷的索道,因此必須在山坡上闢建足以容納作業的面積,晴峰索道著點的平地是利用開挖山坡地的土方填土闢建,不足的就利用木架增加範圍。

晴峰索道著點的特徵就是有高聳的原木擋土牆和凌空的木架結構。

晴峰索道山路對住在晴峰沿線及翠峰湖附近的同學,印象特別深刻,是揮之不去的夢魘。

這段山路的登山口距離晴峰索道著點約1公里,需經過一座大崩山,由於崩山緣故,鐵路時常不通,爬山需從晴峰索道著點開始走,山路又長又陡,小時候沒有背包都是使用約4至6台尺左右的方巾將攜帶物品包起來打節,用手拎著或斜背肩膀,故名“包袱”,放假回家,最主要的事情便是將已經穿兩星期的骯髒衣服帶回去給母親洗淨,山區天寒衣服又厚又重,對六、七歲剛上小學的孩童,有時包袱重量已接近體重,高度接近身高,爬這段山路時常一邊走一邊哭,加以接近午餐時間,既餓又渴,有兄、姐照顧的,小弟、小妹比較輕鬆,沒有兄、姐照料的就靠自己,還好同學感情似兄弟姐妹,高年級的同學自然會幫低年級同學拿一段距離,邊鼓勵邊拉,有時還必須用推的,硬是爬上晴峰鐵路段。

Generic placeholder image

晴峰索道全景 。資料來源:中央研究院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

Generic placeholder image

晴峰索道山路對住在晴峰沿線及翠峰湖附近的同學,印象特別深刻,是揮之不去的夢魘。資料來源:中央研究院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

Generic placeholder image

晴峰索道著點的特徵就是有高聳的原木擋土牆和凌空的木架結構。《大元國小校友陳阿月提供圖片》

Generic placeholder image

晴峰索道著點正要裝載員工及貨物的索道客車,左邊是載運員工及眷屬的鐵道客車。《大元國小校友陳阿月提供圖片》

Generic placeholder image

蹦蹦車正在索道旁等待員工及眷屬搭乘,停放的鐵路是通往大元山最後蒸汽集材機2號機組的鐵路。《大元國小馮致中老師提供圖片》

Generic placeholder image

晴峰鐵路線太平山路聚落、樹母林聚落、晴峰索道發送點聚落、晴峰索道著點聚落位置圖。資料來源:中央研究院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

Generic placeholder image

晴峰索道著點、翠峰招待所、翠峰鐵路十號聚落、八號坑(溪)聚落位置圖、七號坑(翠峰)索道發送點、七號坑(翠峰)索道著點、七號坑大崩山、工作站位置圖。資料來源:中央研究院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


Back to top

本網站專屬藝術家 陳東元 ‧ 所有網頁自行製作並架設網站

藝術家 陳東元為台灣水彩黃金時期領頭羊 ‧ 後專司雄偉遼闊油畫創作 ‧ 晚年全心重建童年經歷的林業史

藝術家 陳東元 專屬 E-mail 郵件信箱 》 taiwanland.tw@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