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家 陳東元 創作精神‧創作蘊涵‧理念實踐

實踐藝術理念與藝術蘊涵

 

有有智慧的人,不會和不同角度的人爭吵,
因為每個人站的角度不同,說話的方式自然就有所差異,
不管意見和你是否接近,每個角度的意見都值得去採納。
親愛的朋友,多往積極的層面去思考,你會發現自己充滿活潑朝氣,
學到的知識更多,任何問題都浮現著隱約的答案。

 

靜,是心境,絕不是“死寂無聲”,指的是心靜。溪水的流聲、清風輕拂的聲音、蟬鳴的聲音、鳥叫的聲音、花蹤的影子、蝴蝶的影子、湖光的顏色、碧水的顏色、青山的顏色、清晨農婦的搗衣聲、冉冉裊裊的炊煙 、............, 這些天籟之聲,山川之美,自然之影,再再都可以讓心境沉靜。

水本是靜的,靜止的水面宛如鏡面,月來映月、鳥來映鳥。但是水面一旦發生波浪,就無法真確的映出月、鳥了。人的心也是如此,虛心而無雜念,平心如鏡者,才可映出森羅萬象,判斷出正斜曲直,這也才是古人所謂的“心明如鏡”。

靜,一直是我追求的境界,即使是“紅山”“紅雲”“紅沙漠”,莫不是寂靜的清晨曦光或傍晚彩霞所映照的,此時身邊能隱約聽到雲雀的啁啾鳴聲、感受到雲濤的呼嘯、聞著野花散發出的清香、............。

Generic placeholder image

攝影作品 帕米爾高原喀拉庫里湖

Generic placeholder image

油畫作品 帕米爾高原喀拉庫里湖

散文:心靜是一種幸福

作者:子墨

老子云:“萬物生於靜而歸於靜。”

人這一輩子很短,也很忙碌,繁雜生活,複雜人生,如果能讓自己保持心情平靜,人一旦靜下來,才能保持頭腦清醒,心一旦靜下來,方能清晰思考問題,心靜之人,獲得的或許更是一種幸福。

心靜自然涼。

說起心靜,自然想到了一句話,心靜自然涼,而這句話“心靜自然涼”還有個歷史典故呢。

夏日,天氣酷熱難耐,白居易去拜訪恆寂禪師,見他在悶熱的房間裡安靜地坐著,白居易有點不解,便問道:禪師,這裡好熱啊!難道你不熱嗎?怎不換個地方?恆寂禪師說:“我覺得不熱,甚至還很涼快呢”!

白居易深受觸動,於是賦詩一首:“人人避暑走如狂,獨有禪師不出房,非是禪房無熱到,為人心靜身自涼”。

如此說來,心靜,是一種態度,一種心態,一種心境了,也就是說心裡平靜,內心自然涼快。

心靜便會心平氣和,不急不躁,待人接物,平常心,自然態,也是人生修為之境,幸福之態。

靜而生慧,靜而生智,靜也等同於境界,心靜不靜也是衡量幸福的標準。心靜了,便多了一些祥和;心靜了,便少了一些紛爭;心靜了,便多了一些幸福,心靜了,便會少一些災禍。

心底靜好,歲月靜好。

心靜是生命源自內心的一種風景,不靚麗,卻屬於自己,平常風景,從來不需要炫耀;心不靜,那一定是在羨慕別人的風景,而自己永遠只是風景外的路人。

或許,人活一輩子,只有安靜能讓自己沉浸其中,而且能夠滋潤心靈,安靜的風景,雖然不是足夠美麗,但是,這種風景能讓生命安寧。

每一個人,每一顆心,心之所向,心之所想,心之所繫皆是風景,回憶或過往都連線著一份無法替代的心情,所以說,心靜也是一道風景。

人生的風景,描繪的是物也是人,更是一顆心。我們都是時間的過客。用心生活,用心感悟人生,心空則一切皆無,心靜必然能滿載而歸。

心靜如水,人生行走便會不急不躁,因為懂得,在生命的盡頭,一切都將化成雲煙,為此不慌不忙更顯從容。

因此,坦然面對生活,靜心安享人生,在擁有時,懂得珍惜;失去之後,也不至於後悔。

心本自靜,何須外求。修行在心,不貪不嗔。

心有多靜,福有多深。心不靜,與外界無關,最深的寧靜,來自內心、來自最寬的胸懷。心胸寬廣之人,安然若素,心靜之人,自然聰慧。

心境平和便不會對不屬於自己的事物緊追不捨,不會對厭煩的事窮追猛打,靜心而思,你會明白匆忙之間追趕的只有失落與悲傷。

心靜如水,不急不躁,這樣才能擁有更多的快樂與幸福,靜心而活,正確看待自己,看待問題,以淡然之心對待擁有,以一顆平常心看待現實,則能享受生活,獲得你想要的生活和幸福的人生。

人生本就是一個經歷的過程,千帆過盡夢無痕,懂得讓內心安靜,塵埃落定,更是懂得生命的歸宿,更應安靜,人心靜閒不是無聊,而是一種快樂。

失之桑榆,收之東隅。懂得世間任何事物都是兩面性,陰陽互補,人間之事也都是彼此相依,相對獨立。因此,不驕不躁,不卑不亢的對待人生過往,得也是失,失也是得,塞翁失馬焉知非福?

生活在於過程,心靜滋養生命,成長需要平淡,但不是無趣的消磨,生活需要安寧,生命需要平靜,只有在心靜中才會知道生活的真味;心靜不是無慾無求,而恰恰是懂得了人生的淡然。

山清水秀能夠讓我們賞心悅目,陌上花香能讓我們心情愉悅,而能夠安靜地欣賞,才是滿足我們需求的根本。任何豪情激盪的情感,都會迴歸於歲月煙火的平淡;任何此刻風光的人生,都將淡化於平靜的時光。

心靜了,才能聽見自己的心聲,心清了,才能照見萬物的實性。

浮躁不安的生命,是品嚐不到生命的味道,是感受不到人生的滋味的。生命的過程中,五味雜陳,需要靜下心來慢慢品味。

曾子曰:“定而後能靜,靜而後能安。”

生活就是這樣,忙碌之間,放下浮躁,心靜自安;平淡之中,以一顆安靜的心去面對人生坎坷,歲月跌宕起伏不定,泰然自若,便也是一種幸福。

心有多靜,福有多深。心不靜,與外界無關,最深的寧靜,來自內心、來自最寬的胸懷。心胸寬廣之人,安然若素,心靜之人,自然聰慧。

心靜人長壽,心靜人自在。

人世喧囂,皆是名來利往;放下浮躁,心靜人自安。

人生難得一心靜,只有“寵辱不驚,看庭前花開花落。”,方能心態自然、靜心悠然;只有“去留無意,望天上雲捲雲舒。”,方能心境豁達、淡看過往;只有心靜了,才有心情品味生活,品出生命的健康,以及擁有的幸福。

人生若擁有了心靈的安靜,我們會發現天更藍了,花更豔了,樹更綠了,雲更白了,風更輕了,生活也更美好了。

人生若擁有了生命的安靜,我們便會會懂得更多活著的意義,看見更多生活的色彩,生命更多了一份幸福感。

由此可見,心靜是生命最好的心態,決定著生命的快樂,空靜安然,養一顆寧靜心,守一寸清淨地,享受美好生活。保持好內心的安靜,人生也會充滿幸福,讓生命的美麗自然地綻放。

 

大家都說心靜,心靜,其實是一種生活方式的最好歸宿

作者:明心君

一念天地闊,心靜萬事輕。

“做人凡事要靜:靜靜地來,靜靜地去,靜靜努力,靜靜收穫,切忌喧譁。”

心之所以要靜,是因為人生最了不起的心境,不是看遍千山萬水時的神清氣爽,而是內心安寧時的怡然自得。

靜,是一顆心最好的歸宿。

心靜,生智慧

面對突發的事情,人很容易失去理智、亂了方寸,從而做出許多錯誤的決定。

但前方越是障礙重重,越要保持內心的寧靜。

曾國藩說:“心靜則體察精,克治亦省力。”

意思是,心靜下來,才能看到事物的本質,觀察到一些小細節,從而省時省力地處理好事情。

是的,唯有靜下心來,才能推開眼前的迷霧,讓人豁然開朗。

聽過這樣一個故事。

有個書生為了躲避文字獄,把祖輩留下來的家書放在了一把特製雨傘的傘骨裡,準備歸隱鄉野老家。

不料途中出了意外:傘被別人拿走了。

傘丟了事小,要是被人發現那封家書,輕則入獄,重則斬首示眾。

面對突如其來的變故,書生急得團團轉,但還是告訴自己一定要冷靜下來。

他觀察了一番,發現除了雨傘,其他的包裹都還在。

他推測拿傘的人應該不是盜賊,可能是附近的人路過,順手牽羊拿走了。

於是他決定在附近開了一家傘店,並打出“舊傘換新傘”的招牌,一時間,前來換傘的人絡繹不絕。

終於,有一天,一個小男孩拿著一把舊油紙傘過來,書生接過一看,發現就是自己丟失的那把傘。

書生之所以能轉危為安,正是由於他能靜得下心。

心靜了,才能看清事情的本質,做出正確的判斷,才能化險為夷,繼續從容地前行。

道家有言:“靜能生定,定能生慧。”

水,只有靜下來,才能清晰地映照世界。

心,只有靜下來,才能清醒地看待事物。

心靜如水,是人生最美的狀態。

心靜,生福氣

人生路上,常常會有很多十字路口出現在我們眼前,如果心亂神迷,抵抗不住某些誘惑,就容易誤入歧路,迷失方向。

一個人行走於世間,若腳步匆忙,沒有足夠的定力,就很難經得起生活的考驗。

而這種定力,來源於一顆平靜的心。

如果心靜得下來,那麼就能不忘初衷,看到生活的本真之處。

平靜的心,讓人走得更穩,走得更遠。

唐伯虎從小畫畫天賦就很高,常常讓人讚不絕口。

但隨著他的名氣越來越大,他開始變得驕傲自滿,不把別人放在眼裡,言行舉止也漸漸變得浮躁。

為了警醒他,他的老師沈周特地在牆上畫了一扇窗,並叫來唐伯虎,假裝不經意地讓他開窗。

唐伯虎興致沖沖地走上去,手指剛觸碰到窗戶,心中一驚:原來,窗戶是畫上去的,而他剛剛一點都看不出來。

這一刻,他才意識到,自己的畫功跟老師一比,望塵莫及。

於是他收起先前的浮躁,開始靜下心來,一心專研畫畫,終於學有所成,成為明代著名的畫家。

反觀神童方仲永,因為迷戀於名利,安不下浮躁的心,常被雜念所左右,無法潛心學習。

於是他的才華漸漸消減,文思漸漸枯竭,最終一無所獲

世界繁華萬千,而人心終究有限,裝下了慾望,就裝不下其他。

生活本身是喧雜的,難的是以一顆平靜的心,過靜好的生活。

讓內心沉靜下來,縱世間萬般浮華的誘惑,也不為所動、默默耕耘。

懂得靜待花開,篤定地前行,相信終能抵達自己想要的生活。

心靜,得自在

生活不順心的時候,人們總感到心慌,坐立不安,做事也丟三落四。

原以為找一個僻靜的地方,心就能靜下來。

卻發現,還是有些瑣碎的事攪得自己心煩意亂。

其實,將心態放寬了,讓內心變得平和,生活便會順心。

正所謂:“人心能靜,雖萬變紛紜亦澄然無事。不靜則燕居閒暇,亦憧憧亦靡寧。靜在心,不在境。”

心若靜,身處鬧市也覺得安寧。

心若不靜,身處山野仍感喧囂。

心若靜,任風雨變幻,不能奈我何。

心若不靜,縱歲月靜好,亦思緒萬千。

從前有個國王,給畫師們出了一道考題,名為:寧靜。

看了一幅幅交上來的畫後,最終國王在兩幅圖裡面糾結。

一幅是一汪平靜如鏡的湖泊,清晰地倒映著周圍的景色。

一幅是在電閃雷鳴、大雨如注的泥濘道路上,有個人於一處屋簷下躲雨,還不忘拿起小冊子品讀,連衣角打溼了也毫不在意。

國王經過一番深思熟慮,最終選擇了後者。

在他看來,寧靜不僅僅是表面的無聲無息,而是當處於嘈雜的環境或是遇到困難挫折的時候,依舊能保持內心的淡定安然。

我們總以為,只有順利得意之時,內心才能得到片刻的安寧。

其實不然,真正的靜謐,就在於自己的內心。

心靜的人,無論到哪,都有自己的一方天地。

居住在喧鬧小樓裡的陸游,聽著接連不斷的雨聲和吆喝聲,心中仍感到無比地安閒自在。

居住在陋室裡的劉禹錫,面對生活的種種冷遇,依舊能靜守己心,自得其樂。

當我們走到人生的泥濘坎坷之處時,也別忘了以一顆恬淡平和的心,面對紛繁浮華的點點滴滴,感受“心無波瀾,清風徐來”的愜意。

一念天地闊,心靜萬事輕。

靜得下心的人,是大智若愚的,是沉著穩重的,是自在逍遙的。

對待困難,他們遊刃有餘;

對待誘惑,他們不忘初心;

對待生活,他們從容自若。

願我們都能在細水長流的生活中,守得內心一份寧靜,從容地笑看人生。


Back to top

本網站專屬藝術家 陳東元 ‧ 所有網頁自行製作並架設網站

藝術家 陳東元為台灣水彩黃金時期領頭羊 ‧ 後專司雄偉遼闊油畫創作 ‧ 晚年全心重建童年經歷的林業史

藝術家 陳東元 專屬 E-mail 郵件信箱 》 taiwanland.tw@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