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民國69924-30日第六版美術   新象藝訊  李蓮

 

一位勤奮刻苦的畫家─陳東元

 

在繪畫的路途上,有人走得很順利,有人逆境叢生,有人三分鐘畫一幅畫,有人三個小時畫一幅,因為有如此種種的不同,所以個人的際遇也不同了。

陳東元,他是一位勤奮上進的青年畫家,對當今的畫壇而言,或許不是個經常出現的名字,然而他在全國第八屆美展中,獲得水彩第一名,636465年師生美術系展中,也名列一名,曾引起許多人的注意。

看到他的畫,可以想見得到是位樸實的農地青年,據他說他在十三歲以前沒見過高樓,沒聽過汽車聲,因為父親在林務局林場工作的關係,所以童年都在宜蘭縣大元山翠峰湖畔的工寮渡過,長久接受山靈的洗禮,產生了他日後繪畫的泉聲。

小學時候的塗鴉曾被老師讚為「頗有天份」,因此他也就立志要成為一個畫家,考大學那年,因為要照顧腦溢血的父親,所以只考入藝專美術系,因為經濟的因素,第二年才考上師大美術系,在師大的四年,他接受徐寶琳、李焜培老師的指導,徐老師要求每一位學生先奠定紮實的技巧,在基本畫法中磨練自己,而不要做賣弄技巧式的嘗試。因此,陳東元他不斷地要求自己做傳統式的水彩技法。我們看他的畫,可以發現他的筆觸細膩,有類似國畫的工筆技法。

因為生長在農村的關係,陳東元選材的內容多以鄉間農村為主,樹蔭下休憩的牛群,雞舍旁互戲的火雞,水田裡插秧的農人,都是他筆下的世界,他用相機和速寫來收集資料,然後重新考慮佈局,選取適合自己的部分。來自鄉村的必根植於泥土,由於對農村有一份濃郁的鄉情,在畫面上表達的也是那份熟悉的情懷,在你離開多久多遠,拋不開的仍是深深的眷戀。

走水彩的寫實路線是刻板的,不像畫抽象畫可以用一堆顏色來塗那麼過癮,相反的,這市需要時間、精神和耐心。我們不妨利用水彩的特性來探討中國的精神。

這次畫展主要是告訴大家,水彩的畫法除了渲染的技巧外疊,還有重這種最基本的筆法。脫離農村太遠的朋友,不妨來看陳東元筆下的農村世界,必會讓人耳目一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