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根全記錄


蔡美齡

 

為了尋根我勤練腳力鍛鍊身體,4月5日因吳基材學弟探勘結果而打消念頭(溪底至中間路段斷崖危險)後來聽說路線改變加上有女生同行又心動了,到行前幾天很肯定告訴自己也告訴愛珠她們一定會去,無線電借到了、入山證辦妥了、個人裝備齊全、睡袋等衣物也商請山友幫忙背上山、鐵閘門的鑰匙也借到了,一切準備就緒應該沒什麼問題,很有信心的迎接這3天的旅程。

5月17日

7:30與春桃姐妹搭莊平山學長車一同前往寒溪,到了國小,看到很多校友及家長,好像回到小時後,榕樹下的校長慈愛的眼神看著小朋友魚貫走進校園,向校長請安後與校友們打個招呼,原計畫一起尋根的陳中山同學由太太陪同也趕來了,1個月前因公受傷斷了6根肋骨,輕微咳嗽都會作痛仍談笑風生故作輕鬆狀,忍不住調侃他現在是懷孕初期(因為肩膀都不能碰)雖然不能一起上山,在山下可是全程參與。沒多久有人催促換衣服,是莊平山學長精心設計送給尋根的校友(聽說帶了60幾件,匆忙中忽略了遠方趕來尋根未曾謀面的校友),到了進教室錄影時,趕緊點名不知上山尋根來自各方的校友是否全員到齊?MIT安排呂橋鏘老師上課黑板上寫了值日生名子,高連金校長(第3屆學長)當班長喊口令,老師開始點名第1個叫到我(原來老師手上資料是入山申請名冊)彷彿搭時空機回到從前,接著雍容華貴風采依舊的校長也進來了,我們都已近遲暮之年還能看到校長這麼健康親切的問候她的孩子們,學長陳金成感動的掉淚,我的眼淚禁不住在眼框裡打轉,是高興也是感動,這一幕只有身為大元國小的校友才能體會。

開始啟程前往古魯時已經10點多了,到了鐵閘門時被不知情的造林工人上了鎖,此時手機已無法通訊,趕緊以無線電呼叫,一樣沒有任何訊號,我的心涼了半截,陳東元同學趕緊徒步前往古魯,希望能拿到鑰匙,我與莊大哥朋友 孫 先生驅車至寒溪打電話,找了4位同事都沒鑰匙,最後1位同事告訴我他人在台中很抱歉幫不上忙,抱著一絲希望就這樣幻滅了, 孫 先生安慰我心情放輕鬆點,只好返回背起行李趕路要緊,MIT的行李原先打算有一位山友會來幫忙,此刻我也沒把握,只能告訴 阮 小姐我們先走聽說山友會跑2趟包括我們的睡袋等行李,古魯應該有押後的校友,走了沒多久無線電突然有訊息告知所有的人都已上山,幫忙的山友很早就上山了應該很快會回來,沒多久碰上折返的陳東元同學要我們繼續趕路,希望莊大哥他們到古魯溪後留下來,他則回頭找MIT一行人,到了古魯看見何賢德因頭疼不敢冒然上山且車子被擋住了無法回羅東,因他手上有功能較好的無線電可聯絡山下朋友接應,互道珍重後至溪邊開始用午餐,無線電又可通訊了知道張平東學弟他們已到了中間,但是要等幫忙的山友可能會很晚,正準備出發時MIT剛好到達,此時與陳東元討論認為大家不可再分散應該一起走以免發生危險,等莊大哥錄完影後已經下午1點了,估算天黑前一定趕不到,過了古魯溪銜接舊卡車路,實在沒有心情錄影,但是此行MIT是為了做我們的節目,應該配合錄影,幾十年沒走過的卡車路雜草叢生與想像中的卡車路截然不同,由於MIT沿途錄影,因此與我們一行人(5女3男)距離越拉越長,沿途繼續呼叫張平東皆無回應,也不知走了多遠走在前方的莊大哥告訴我到了中間,好像打了一針強心劑令我雀躍不已,莊大哥又補充一句:「中間的中間」真佩服莊大哥這般幽默,待走到一處有很多大石塊的崩塌地時,我們稍作休息補充體力,此時MIT所雇的原住民朋友也趕上了,看幸先生兩位背負3人份的行李,豆大的汗水直流,實在令人敬佩,忍不住問起從哪來?是哪一族?回答我們:「南投來的,體力不足」是幽默也是無奈,走這一段上坡路,國訂學妹因為長骨刺走的特別辛苦,實在很心疼不段提醒她停下來休息,途中麗鳳學妹說:「我心律不整的藥在山下的行李中」莊大哥安慰她:「沒關係我這邊有很多彩色的藥,粉紅色的那顆可以給妳吃」2位可愛的學長與學妹互通有無,也讓我放心不少,因為擔心沒睡袋,5個女生告訴莊大哥晚上要與他一起睡,逗的大哥哈哈大笑直呼無福消受,就這樣沿途說說笑笑減輕了一些心理負擔,大約走到第1個大崩山高繞處,須靠繩索攀爬,沿途跟我們上山的小黑狗還是我們推牠一把才得以上山(小時候碰上災害時走的路也沒有如此難度)也不知莊大哥是否故作輕鬆狀,告訴我們現在到了鞍部,就快到4公里了,沿著似乎有人走過的痕跡(很擔心誤觸原住民捕獸的陷阱)一步一腳印,天氣時好時壞,碰到2位山友好像遇到救星,麗鳳說盡好話請求幫忙山下的行李,怎奈他們已走到腳抽筋無能為力並提醒我們快點走摸黑很危險,問清楚還有多遠答案是『你們才走三分之ㄧ』頓時不知如何是好『大元山長大的,加油!加油!』接下來是意志力支撐繼續行走,大約5點30分左右,終於看到前來接應的吳基材及另一位山友,問清楚還有校友多少人?及MIT距離多遠?吳基材執意要山友下山接應,當時天色已昏暗了這位山友面有難色,說實在下山獨自下山危險性增高,結論是先護送我們到學校,MIT劇組有登山經驗且經常摸黑走路相信會照顧陳東元同學,於是一個前導另一個押後繼續趕路且分送頭燈及手電筒給其他校友,印象中有人提醒重心往山壁靠著走,沒多久又有人提醒前面有一個洞要小心(事後才知道這是第2個大崩山高繞處)突然聽到莊大哥跌倒了且傷到肋骨,看莊大哥躺臥在斜坡上(怎麼辦?前不著村後不著店)大概老天爺疼惜我們,莊大哥休息一會兒似乎好一點:「沒關係可以繼續走,還好剛才跌倒時先將身體放軟」待走到200階梯苗圃時,又花了約30分鐘才找到下切的路,這時候我殿後很想走前面一點,但是莊大哥頻頻摔倒(最少有10次大哥告訴我跌倒時先將身體放軟才能毫髮無傷,還有這一招真絕!)不能丟下他,摸黑走路越走越害怕,擔心魔神仔伸出魔爪,總算到了混泥土教室,此刻已8點多了吳次得等校友準備好熱騰騰的麵食,校友們焦慮關懷的眼神又擔心未到的東元同學及MIT等成員,約10點:30終於看到主持人與東元同學,但是麥導等仍未歸隊,等待的時間總是特別漫長,凌晨30分歡呼聲中終於全員到期,為舒緩緊繃的肌肉趕緊平躺休息,喝了一杯洋酒加上唯一的外套仍擋不住寒冷的夜晚,大元交響樂團呼映室外山羌野豬的抗議聲,前來一窺究竟的飛鼠,那明亮的眼睛與室內昏黃的煤油燈,三十多年沒見了似乎在互訴衷曲,終於有人起身生火此刻是凌晨3點睡不著的人皆起身烤火,擔心吵醒其他人,一切盡在不言中。

5月18日

今天行程安排四公里尋根,食堂下鐵路旁的檜木已成枯木,風口處坍塌處需高繞,男生再度發揮保護女生精神沿途照顧到了2號坑清涼的溪水變小了;對面溪底河床卻變大了,走走停停,昔日誰家的菜園一一浮現腦海,大慨30多年未嚐人味,春美學妹哇哇大叫:「有螞蝗」,已表態(穿長統雨鞋加上護膝)不適合捐血的我也被狠狠抽了好幾CC,到達四公里可預期昔日繁榮的景象已不復見,就像愛珠同學說的成了縮小版,每個人都很努力的找尋童年的記憶,除了水泥建物的油庫、製材所的水泥基座、腐銹的鉅片、合作社建物水泥基座、張平東吳基材家需撥開芒草及雜木才看得到的爐灶僥倖沒被拆走的轉徹器、愛珠家生銹的火爐、斷頭的塑膠玩偶,都成了我們留下的珍貴鏡頭,唯一的2代柚子樹(第1代已倒塌)吳次得很用心的整理,雖然不知何年何月會再回來?回程遇到MIT一行人,游家姊妹個個面有難色,我與春桃:「我們陪他們一起再回四公里」在主持人帶動下油庫旁錄製了一段,原來熱呼呼冒煙的枝ㄚ冰、長角的狗…..精采故事的主角是游家姊妹花,走至合作社時無心插柳也為歷史做了見證,因為昨晚整夜沒睡,頭感到疼痛所以先行至2號坑休息,用完午餐後等到2點30分左右,才回教室趕緊躺下休息,沒多久愛珠說要錄影要我做準備(不是第3天的行程嗎?)頭疼的很難過,只好強打精神跟著劇組,待天色漸漸昏暗錄影工作才暫時告一段落,晚餐後黃建智老師倒了一杯酒要我一起到麥導那邊湊熱鬧,品嚐完藍教官煮的美食,參予校友會談天說故事,南投的朱文章提起黎順遠媽媽難產的事,近在咫呎趕緊比個手勢「噓」善解人意的朱校長於是轉移話題,大慨酒精起了作用8點多先行離席補眠去了。

5月19日

一覺醒來約凌晨3點50,精神特別好,不敢一個人行動,5點40祥宗學弟及陳榮茂同學陪我『回家尋根』昔日水泥階梯已被雜草覆蓋,門前長了一顆很大的雜木,煮飯的灶還有水缸都變小了,原來我長高了也變老了,祥宗幫我找到以前用的碗及茶杯讓我如獲珍寶,童年景象再度浮現,門前小樹長的像大樹一樣,櫻桃樹、桂花樹、祥宗家前一大片香瓜棚都不見了,物競天擇?食堂的大水缸殘破的幾片鐵皮,熙熙攘攘的旅客呢?穿過草叢及藤蔓派出所這1棟也破舊不堪,工作站內有很多動物糞便,這2棟因火災後重建且是石綿瓦建材所以外觀得以保留,工作站門前的牌樓也倒塌了,凡木材建造的都難逃歲月的摧殘,記憶裡工作站前唯一的小樹苗,長的特別粗狀,感覺是大元山的精神象徵,趕緊拍照存證。

待錄影完後校友們整裝溪底遠足去,雖沒有小時後撿球靈活的身手,抓著樹枝拉著樹藤重溫舊夢不亦樂呼,趕至溪底春桃、春美姊妹很開心以為可找到苗圃及昔日的老家,怎奈看到的是一片樹林,苗圃被沖刷的變小了,在溪底簡單用了午餐約 11點左右開始下雨了,繼續往最艱險的『斷崖』路段挑戰,渡過銅礦溪後是一大塊岩壁,如沒有吳基材、吳次得、張平東等幫忙女生是無法攀爬的,爬過大岩壁後都是爬坡路,走到斷崖前,瞄了一眼300公尺的深谷後就不敢往下看,雖然有一條繩索,它只是讓我們有安全感的作用並不能依賴它,必需靠雙手扶著有點突出的山壁側身一步一步往前移動,男生分別在兩頭接應並拉著繩索,我通過後趕緊搶拍這艱險的鏡頭,但是看到愛珠走到一半時腳步卻沒移動,直覺反應應該是嚇的不敢動,男生趕緊趨前接應(我只能無助的請求觀世音菩薩保佑並默唸阿彌佗佛)終於安全通過,聽說麗鳳學妹也嚇哭了,待所有女生通過後仔細一瞧斷崖前的崩塌地土石是鬆動的(不但看見有些石塊搖搖欲墜且有零星石塊掉落)如果整個滑動後果不難想像,雨仍未停歇,到快接近三角點時,看到陳東元同學告知所有人皆安全通過斷崖,『大元尋根全員平安回來』心中的石塊也卸下了,到達中間的三角點趕緊向陳百森學長報平安(學長早已訂桌準備為大家接風,因大家歸心似箭且一身泥寜只好說聲謝謝)走到寒溪鐵閘門處,愛珠媽媽準備熱騰騰的包子,雖然我沒吃到仍感到很溫暖,謝謝游媽媽!

感言

這3天一路走來校友們互相扶持男生照顧女生非常周到,MIT為我們大元國小留下永恆的回憶,沿途拍攝過程之辛勞若非親眼目睹難以想像,跟著我們爬山涉水,麥導及藍教官還因摸黑且路況太差而摔倒,所幸沒有大礙,莊大哥的兩位朋友一路相挺陪大哥上山,賴正賢同學出發前電話關懷,回程又接到林聖興、林秀卿與陳中山電話關心,第一天因鐵閘們被上鎖同事不斷打電話關切,是既感動又感謝,雖然整個過程不甚完美,記得有句話說:『豈能盡如人意,但求無愧我心』大家毫髮無傷平安歸來才是最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