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遠的父親


陳鳳美 陳麗鳳 陳麗卿 陳麗雲 陳丁菊 陳麗安 陳昱升 陳昱彬 陳美玲

 

瀟灑年輕的父親─陳連枝,30年代初期於太平山從事造林、苗圃監工。三年後移調至大元山工作站,任職大元山造林監工、工作站苗圃監工。負責杉樹幼苗栽培及巡視山區考察造林工作。也在此定居結婚生子,由於晚婚,並帶著祖母到身邊奉養,擔子也顯得特別的重。在這園區所擁有的樹苗栽培技術可是當時一流的。除了供應太平山、大元山全部所需數量外,也有輸出至日本、美國。由於父親鍥而不捨、日夜奔波,勤奮工作,獲得長官的賞識,而每當有日本人、美國人來此勘察、監督,父親都會跟隨解說,有時日本人來此還會坐轎子代步巡視。

經濟狀況貧困,子女相繼出生,母親也必須到苗圃(200檻、溪底、…)工作貼補家用,為了避免發生意外,辛苦的她還必須擔著畚箕,讓年幼的我們一人坐一邊扛著上山,邊工作邊照顧我們。當弟妹出生時,就會有人拿著金子、現金想要來領養,父母親強忍淚水,寧願以稀粥果腹,也要把孩子養大,每逢遇到此景,內心悲傷不已,難以割捨的情感,令人無法接受。生育過程中也有些小意外,上天憐惜我們,有幸存活下來。

我們入學時期,父親每月的薪資袋總是負的,還要為了我們的學費操心,太多的無奈壓著父母喘不過氣。

記得小時後,曾有一顆小梅子大家共同分享的經驗,有觸及到酸酸的味道就會很高興。現在看著母親保存的照片,夾雜著少許灰塵,彷復回到朦朧的兒時記憶---黃昏的山影藏著父親的背影,愛女心切的畫面,一段段的出現,又再次打動深沉的心。

從小什麼都不懂,到學會如何替人著想,在這過程中,我們每一個都曾接受過父親嚴厲的教導,但在我們眼中他並不是一位刻板的嚴父,而是用心良苦,一點一滴的培養,曾聽母親敘述,父親是把教育當成自己的責任,把生活當成本能,獨立的父親能為我們想的這麼多,除了滿足與感激外,一輩子的恩情也將永存心中。

隨著學校裁撤,父親也跟著退休,踏上另一個人生旅途 ─ 五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