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彩畫家生平簡介暨圖錄

 

第 7 節:

浪漫寫實

7-5:林毓修(1967-)

1967 年生於花蓮,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美術系畢業,長於水彩創作、素描。曾擔任中華亞太水彩藝術協會秘書長,2014 年榮獲中華民國畫學會頒贈103 年度水彩類金爵獎。因出生於靠海漁村,關於「海」與「童年」的印象最是鮮明。因此針對此兩項主題來加以發想和深掘:花東岸石特有的灰調,間以石英絡紋,因此有了「海灘石情」的創作系列。;「童顏稚情」系列則是以具象寫實手法傳遞心像寫真風貌,以現今環境中所搜尋之純真、野趣十足的童顏來藉影寄情,遙念兒時單純無憂的快樂時光。旨在喚醒內心純真與原生的自在,也是隱喻式之潛性人格側寫。

《更詳實資料按此進入瀏覽》

 雋永的族性 藍2015

一輩子 2013

 

藝與毅 2013

純真.失落 70 × 91cm 2011

 

歡 2013

 

簡單• 幸福 2013

 

幽悠 2014

 

葉歸 2012

— 楊恩生 —

2011 年以《純真、失落》震撼無數熱愛水彩的畫者與觀眾。蘭嶼天真幼童眼中閃爍出來的希望之光與其健康膚色顯現的污痕形成精神與物質文明的強烈對比。採用局部多重渲染手法,成功的將焦點集中在幼童的五官,而將服飾及髮鬢柔化。此一淡出淡入的虛化手法,恰如其份的將水彩的優點呈現出來,避開過去水彩人物畫的僵、俗、豔、濁等負面評價。他的溪石系列將光源聚焦於主題,宛若一道神秘的光柱由空中射下。溪石造型粒粒分明、色彩清澄。多元化的主題使他晉身當代名家之列。

— 陳東元 —

靈感來自童年的故鄉,泥水打滾的玩伴,夜色低沉的海灘,聲聲不絕的浪濤,美感世界,也許曾經支離破碎,也許曾經是那片段的光亮,將那零散的瑰麗一一撿拾起來。若能看得清事物的本相,看得透人生的幾縷原委,看得淡平日過日子的難度,則萬事其實一點也不複雜。林毓修驚嘆的創作之路,佳作迭出,幅幅沁人心醉,彷彿聆聽自然天籟令人充分得到寧靜,似乎有一種超脫凡塵之感。

展覽經歷

個展

2014 年『「觸動」-毓修的水彩畫』於臺北國立國父紀念館- 逸仙藝廊。

聯展

2008 年 紀念臺灣水彩百年「2008 臺灣當代水彩大展」於中正紀念堂。

2011 年「臺灣風情.印象100」中華民國水彩大展於歷史博物館。

2015 年「流溢鄉情」-臺灣水彩的人文風景暨臺日水彩的淵源聯展於文化部主辦.紐約天理畫廊。(由於篇幅有限僅收藏最具代表性者)

師承與所受影響

師承聶家俞(1974-)、廖清雲(1943-)。受到關維興(1940-)、陶世虎(1948-) 影響。

著作

《毓修的水彩》,自行出版,2014。

對水彩的想法

「喜歡水彩的靈動,其最重要的媒介– 水:在沖淡濃彩的瞬間,有股抒開鬱結的解放感;任日常積累之錯結與混沌,隨筆水所向、漸次消融而舒緩。

在控水敷彩、透色層疊中鍛鑄專注性格;也在繁複主題、筆筆構築來磨練原本躁急之心性,進而體察出自我創作之方向與高度。臺灣水彩有著極濃的島嶼性格,雖多源脈絡、體現榮榮;然傳承交融、「藝」趣橫生,綺麗而迷人。這地域衍生之風貌特質,熱情吸納著當代創作精神,萌發出內涵深度與形式美學兼備之優質創作。我們常習慣於被表現手法與色調制約,且視為理所當然並歡喜接受;這在講究高度經驗值之水彩創作中是必然且必要的過程。然而熟練度一旦高到模式化,甚至思考停滯而非出神入化時,就只剩下反覆、無意識的肢體慣性了。是否容許一絲絲藝術家反骨之慧黠,為內在潛質的開發提出力道輕重不一的挑戰。在熟稔與習慣間脫軌而行,駛入未知的不安全地帶,束起警戒、步步為營,喚醒創作精神中的探險因子。這是開拓主流傳統價值之廣度,自然也是創作之所以為創作的根本信念。

水彩最令人神迷之處就在於其清透、明快的水性特質,這正是從事水彩創作窮盡一生、汲汲不悔的至高殿堂。正因為如此,在執意追求的情況下常導致:「清透」易失厚重、「明快」易流小品之謎思現象。如此並未能將水彩的創作格局與藝術價值推頂向前;反而造成在認知與傳承上的錯視與誤導。

如何在現有價值中預見未來展望,並開拓可能視野。為建構出多元且創新的新水彩時代之面貌,從多方位的角度去思索他本位價值之外的創性空間。要在水彩既有的迷人特質中發展出新世代的觀點,並加塑水性媒材的美感層面,提升其可供閱覽之寬度,對主體環境應有更深的關懷與感念,於人文情懷要有更深層憾動的探求。在彼此包容並互有所長中坦誠交流、無私分享,才能匯集成一股集體意識流之當代文化視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