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彩畫家生平簡介暨圖錄

 

第 2 節:

中國彩墨風格

2-1:馬白水(1909~2003)

馬白水本名馬士香,遼寧省本溪縣山城溝人,生於1909 年(清宣統元年)私塾取號德馨,是臺灣知名現代水彩畫家和美術教育家。1929 年畢業於遼寧省立藝專,先後任教於遼寧、吉林、北平等地的師校及中學。1948 年來臺任教於臺灣師範大學美術系。馬白水喜歡有創意的新鮮感,1964 年在他遠遊東南亞後,他的繪畫革新逐漸形成了具體的方向。他以宣紙和棉紙作畫,並採用中國毛筆,正式步入融會中西的「彩墨時期」。中國宣紙質地鬆、軟、輕、薄,吸水力強,彩墨落紙立刻滲入紙背散發,產生一種自然流露爽朗愉快的筆墨情趣。1974 年自師大退休後,與夫人謝端霞女士移居紐約曼哈頓,開始其旅行全美及世界各地寫生、展覽、講學的生涯,足跡除美國各大城市之外,包括加拿大、英國、法國、馬來西亞、北歐三國、中國大陸等地。除了在師大任教27 年外,也擔任國立臺灣藝專及中國文化大學兼任教授、國立編譯館中小學美術教科書編輯委員及主任委員、中國美術協會常務理事、中國水彩畫會顧問、中華民國畫學會理事、中華學術院研士、歷屆全國美展、臺灣省美展及中山文藝獎評審委員等。

卒於2003 年元月七日。

他精於水彩並善用水墨技法,以調和墨汁、國畫顏料等融匯中西、貫通古今之方式,創造出新的繪畫風格,開創出臺灣水彩畫的新境界,走出一條彩墨繪畫的大道。其成就與風範為國人所敬仰,對臺灣水彩畫教學、研究和推廣,當代美術教育之貢獻極為卓著。

台中公園 23x31cm 1990

 

橫須賀虹影 58x77cm 1962

 

碧潭造意 79.8x55cm 1957

 

太平山古木 80x55cm 1964

颱風街景 50x38cm 1956

 

阿里山神木 62x52cm 1970

蘋果 49x40cm 1993

 

台北圓山飯店 122x61cm 1992

 

 

 

 

 

雨過天情( 碧潭) 76x106cm 1963

 

 

 

台北遠望七星山 42x88cm 1965

 

基隆河畔 38x76cm 1974

 

羅馬競技場 25x36cm 1969

 

蘭嶼風光 29X87cm 1965

— 楊恩生 —

馬氏為第一位從大陸來臺的畫家。畫作大器磅薄,用色依據野獸主義的用色原則,構圖上早期依據西畫構成,中期開始則採用國畫的多視點透視。

在教學上極為嚴謹,謹守原則的教授;弟子遍及全臺,並編撰多本國小國中美術課本及工具書。馬白水堪稱將水彩納入藝術教育的推手,並首創系統化的教學方式。其學生李焜培於1993 年所著的「水彩畫法123」及楊恩生1984 年系列著作「水彩藝術」、「水彩靜物」等均受其直接影響。在水彩創作上的高創作力及教學領域的成就,至今仍無人能望其項背。

展覽經歷

個展

1993 年於再度受邀於臺灣省立美術館,舉行「馬白水繪畫研究展」。

1990 年於臺灣省立美術館邀請舉行「馬白水八十回顧展」,並出版畫集。

1984 年個展於高雄市立圖書館。臺北春之藝廊。

1980 年個展於臺北阿波羅畫廊。

1978 年個展於紐約哥倫比亞大學、康州中州立大學,私立Quinn La College。

1977 年個展於印第安那州立博爾大學(Ball State University)及紐約市E. llst ASIFS Gallery 舉行。

1969 年個展於紐約St. Johns 舉行大學。

1960 年個展國內外展覽、講學、遊覽、先後赴香港。

1948 年12 月自上海到臺灣寫生全島兩個月,在臺北市中山堂舉行。

1949 年臺北中山堂光復廳舉行「馬白水旅行寫生畫展」,同年受聘臺灣省立師範學院。

1946-1948 年專事旅行寫生。

聯展

1980 主辦華埠青年中心美術班師生聯展。受聘紐約私立亞美藝術學院教授彩墨畫。紐約文化中心舉行個展及林肯中心四人聯展。紐約藝術獨立組織二十四畫家自畫像聯展(唯一中國人)。

1977 年紐約Brooklyn Museum 亞洲畫家聯展。紐約St. Johns University 中國畫家聯展。

1969 年 應邀參加梵蒂岡于斌加冠典禮,呈現「人類的燈塔」畫作一件,承教皇保祿召見,並賜獎章。

1965 年 國立歷史博物館及中華大典聯合出版《馬白水水彩畫集》。教育部頒發文藝獎章及獎金。臺北國際畫廊與王藍、劉其偉三人聯展。

1930-1945 年 先後任教於遼寧、北平等地省立師範及國立中山中學等校騎自行車旅行寫生於川、陝、湘、桂、黔、京、滬、蘇、浙等省市,舉行水彩畫展多次。

師承與所受影響

師承李子麻(出生年月不詳),作品受馬蒂斯(Henri Matisse,1870-1954)、畢費(Gernard Buffet,1928-1999) 等影響。

獨特風格、特殊技法

主張中西交融、將墨色與水彩融合成具有新生命的獨特風格。營造成兼具節奏、旋律、富音樂性的繪畫風格,畫作呈現簡潔、氣韻生動及樸實的特質。

傳承

李焜培(1933-2012)、席慕蓉、楊恩生。

著作

《彩墨千山.馬白水九十回顧展》國立歷史博物館出版,1999 年。

《馬白水八十回顧展》臺灣省立美術館,1990 年。

《白水畫選》(中英文各一版)國立歷史博物館出版,1968 年。

《馬白水水彩畫集》國立歷史博物館及中華大典聯合出版,1965 年。

對水彩的想法

在教學上,馬白水歸納出一套簡單明瞭的教學原則,如「三大塊、中六塊、九小塊;上重下輕、左右分明、有水、有彩。」、「天空一個面、建築一個面、地上一個面」等口訣。

馬氏曾說:「我的畫中抽象的具象、寫意和意境的實感。企圖不使觀眾浪費太多時間精力,而能一目了然在自由自在和舒服愉快情況下,看出在組織構成中,賓主虛實輕重強弱的精氣神韻,和衝突協調呼應均衡等,耐人尋味享受繪畫美感滿足的特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