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彩畫家生平簡介暨圖錄

 

第 1 節:

日本影響時期

1-2:李澤藩(1907~1989)

1907 年生於臺灣新竹、臺北師範學校畢業。1922 年於臺北師範學校就學時,師事石川欽一郎先生而開啟了對繪畫的興趣。並於1924 年參加臺灣水彩畫會,任新竹第一公學校( 現新竹國小) 教師二十年(1926-1945)、新竹師範學校( 現為國立新竹教育大學) 美術教師,因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美術系系主任黃君璧賞識而聘為講師17 年(1956-1973);在此同時也至「國立藝術學校」( 國立臺灣藝術專科學校之前身) 兼課。兼任全省教師研習會指導員18 年(1956-1968)。1932 年創立了新竹美術研究會,於商工獎勵館展出作品80 餘件。其畫風樸實,偏愛臺灣鄉間山水風景寫生,更獨創特有的「水洗」、「重疊色層」等風格,自成一家。於1983 年由行政院文建會選為「十位臺灣前輩畫家」之一。1989 年7 月10 日凌晨病逝於自宅,享年82 歲。

眺望山崎 40x55cm 1980 ( 李澤藩美術館提供)

 

鏡湖 52x68cm 1974 ( 李澤藩美術館提供)

 

鐵頓山( 大堤頓山)55x79cm 1974 ( 李澤藩美術館提供)

 

一枝獨秀103x80cm 1972 ( 李澤藩美術館提供)

 

阿里山80x103cm 1969 ( 李澤藩美術館提供)

 

李小姐76x59cm 1950 ( 李澤藩美術館提供)

 

— 楊恩生 —

李澤藩為臺灣水彩發展前期新竹地區的代表人物。傳承石川欽一郎的英國透明式水彩,並加上個人不透明水彩的詮釋,形成他中年以後的獨特風格。

在中國彩墨大師馬白水來臺執教之前,是影響臺灣水彩發展最重要的一位導師。

展覽經歷

個展

2007 年故宮博物院「風城風采- 李澤藩百歲紀念畫展」,李澤藩美術館主題展。

2006 年「詩心畫史- 李澤藩畫展」於國立中興大學。

2001 年「李澤藩藝術回顧展」於交大藝文中心。

1999 年「藝鄉情真- 李澤藩逝世十周年紀念畫展」國立歷史博物館。

1995 年「彩筆畫故鄉李澤藩逝世六週年紀念展」新竹市文化中心。

1990 年「李澤藩回顧展」於臺北市立美術館。

1988 年水彩個展於清大藝術中心、( 臺北東之畫廊)。

1979 年水彩個展兩次( 臺北阿波羅畫廊、明生畫廊)。

1973 年「橫貫公路風」光個展。

1967 年畫遊香港「香港風光」個展。

聯展

2007 年「風城風采」李澤藩百歲紀念畫展於國立故宮博物院。

2002 年「春風化雨- 李澤藩師生美展」,臺灣創價學會。

1994 年8 月李澤藩美術館成立。臺北市立美術館石川欽一郎師生作品展,展出「少女」、「長堤」、「新竹孔廟」、「吊桶」。作品收藏展( 新竹社教館)與紀念展( 臺北阿波羅畫廊) 。

1990 年「李澤藩回顧展」於臺北市立美術館。逝世週年紀念展於臺北阿波羅畫廊、臺北傳家藝廊。

1989 年中華民國78 年水彩畫大展,展出作品「舊金山灣」、「潛園」。

1987 年中華民國現代十大美術家展於日本東京舉行,展出作品「花燈」、「城隍廟」、「東埔」。

1981 年竹塹回顧展( 新竹社教館),阿波羅畫廊週年紀念專屬畫家特展,展出作品「風景」、「玫瑰」。

1980 年名家十二風景畫展( 臺北阿波羅畫廊。新竹社教館古蹟特展。)

1976 年服務教育界五十年紀念畫展於新竹社教館舉行。

1958 年第13 屆省展免審查,展出作品「進行曲」。

1954 年第17 屆台陽展特選第2 名,展出作品「小姑娘」。

1953 年第16 屆台陽展免審查,展出作品「緋櫻曲水」、「夜靜」。第8 屆省展,展出作品「內庭日斜」、「山深水碧」。第2 屆全省教師美展優選獎,展出作品「暖日」、「靜池」。

1951 年第14 屆台陽美展佳作,展出作品「南湖風景」;第6 屆省展主席獎,展出作品「煙斗」。第7 屆省展免審查,展出作品「清秋」、「農家樂」。

第1 屆全省教師美展特獎第一名主席獎,展出作品「孫小姐」。

1950 年第五屆省展文化財團獎,展出作品「李小姐」。

1949 年第4 屆省展出品,展出作品「市容」。

1948 年第3 屆省展出品,展出作品「朝」。

1947 年第2 屆省展出品,展出作品「香木扇」。

1946 年第1 屆省展出品,展出作品「適園」。

1942 年第5 屆府展出品「牧草」。

1941 年第28 屆日本水彩畫展出品,展出作品「市場朝景」。

1940 年全國書畫展銀獎,展出作品「屋頂」。第27 屆日本水彩畫展出品,展出作品「冬日」、第3 屆府展出品「波靜」。

1939 年臺灣水彩畫會展出品,展出作品「朝」、「村落」、「震後」。第2 屆府展出品「馬武督連山」。第26 屆日本水彩畫會展出品,展出作品「古庭園」。

1938 年第1 屆府展「午后」入送第1 屆臺美展出品、第34 屆太平洋畫會展出品,展出作品「停車場」,臺灣水彩畫會展出品「風景」。

1937 年第24 屆日本水彩畫院出品;昭和水彩畫會展出品,展出作品「朝」、「安平運河」。

1936 年第23 屆日本水彩畫出品,展出作品「村道」、第1 屆大潮會展出品,展出作品「夏」。任日本昭和水彩畫會臺灣總幹事。

1934 年第二十一屆日本水彩畫出品,展出作品「後街古厝」。

1933 年第二十屆日本水彩畫出品,展出作品「芭蕉園」。

1932 年臺灣水彩畫會展出品,展出作品「苗栗」( 南園) 。

獨特風格、特殊技法

早年的作品透過心儀的塞尚繪畫意象,以粗獷而溫潤的線條和色塊,佐以獨創的擦洗技法,深刻表達臺灣景物。隨著臺灣現代文明前進之步伐,晚年的畫境更在畫面中涵蘊著時空交融的現代人文精神和現代空間觀。

對水彩的想法「學水彩畫的學生們常常提出來,水彩畫創作是透明好還是不透明好?我覺得不是透明不透明的問題,是關於表現適宜是否,這個問題並不需要看得那麼嚴重,反言說畫得好就好。」

師承與所受影響

石川欽一郎(1871-1945)、鹽月桃甫(1886-1954)。

傳承

張秋臺,簡嘉助,賴武雄,蔡長盛,徐素霞,賴添明,謝鴻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