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三十五歲起,陳東元逐漸淡出水彩畫壇。多年來他由「局內人」改變心境為「局外人」的角色來冷眼旁觀水彩畫壇過去一百多年的發展,應能更客觀的陳述這項水彩歷史。

── 引述楊恩生訪談節錄

第 8 節:

社會對水彩畫典藏的謬誤認知

 

台灣社會群眾普遍認為水彩畫比油畫不容易收藏保存,容易退色,這種認知實在有待商榷。

20世紀1980年代,私人畫廊崛起,許多當時年輕的水彩藝術家受到重視在畫廊展出,售畫成績都非常亮眼,甚至於凌駕在油畫之上。但在1980年代末期至1990年代末期這段期間是台灣經濟繁榮最頂峰時期,所謂 「台灣錢淹腳目」道盡繁榮景象,此時台灣水彩也是被打壓最徹底的階段,在藝術市場可能是最谷底的時期。

早期的西畫藝術家幾乎都是從事油畫創作,藝廊為了操作,四處宣傳:水彩畫是油畫的草圖、水彩畫無法保存持久。如此的說法讓對美術史無知的收藏家卻步,將年輕水彩藝術家好不容易辛苦耕耘的一片好景刻意排擠詆譭。

由於台灣潮濕炎熱又瀕臨海洋,空氣中飄著海鹽的鹹味,又有地域性的特殊環境,如:溫泉區的硫磺氣體,無論水彩畫、油畫、水墨書畫,創作完成只要超過10年便會變得逐漸脆弱,隨著時間累積作品保存困難度隨之增加,因此收藏作品必須在恆溫恆濕的狀態。

典藏恆溫恆濕數據 :

美國Smithsonian Institution出版的《藏品維護手冊》在收藏室的基本原則章節提到, 收藏庫應與周遭環境相隔,因為波動幅度過大的溫、濕度對藏品的危害極大,特別是有機材質的藏品。

而對大部份的博物館藏品而言,一般可接受的溫度和相對濕度標準是:溫度18℃~21℃濕度47%~55%。
另外、黃光男教授就任北美館館長時,有編著一本《美術館行政》,他在內容中提到:作品最重要的保存方式是維持恆溫、恆濕,如:

油畫類溫度16℃~18℃,濕度58%~63%;

水彩類15.5℃~24℃,濕度是45%~63%;

書畫類溫度15.5℃~24℃,濕度45%~63%;

器物類包含木器及漆器溫度是16℃~23.5℃,濕度是70%。

此外還需注意避免陽光直接照射,造成顏料產生化學變化。

按照以上數據,油畫類反倒比水彩類更需恆溫恆濕的環境,收藏保存更須小心。

在美術史上得知,油畫是在十五世紀出現,但水彩早在印刷技術尚未發明之前便出現在聖經抄本上,至今完好。

聖經抄本,是在近代印刷技術發明之前,根據著名宗教經典《聖經》而抄寫的文本,因為都是用人手謄寫的,因此叫手抄本或抄本(英語manuscript 就是「manu(手) + script(寫)」的意思)。由於聖經各卷書記錄的原稿年代久遠,隨時月過去會出現損毀現象,另為了讓更多人閱讀《聖經》的內容,故《聖經》抄本應需求而出現。

若水彩是以水去調混顏料繪圖的廣義解釋,如中國的書畫,歷史就更為久遠。女史箴圖,傳顧愷之的作品,顧愷之(約344年-405年),是中國東晉時代的畫家。

光的照射造成褪色是過去造成水彩的薄弱主因。但現在是高科技時代,水彩顏料成份的色粉跟油畫、壓克力是一模一樣的質料,只是成品的添加物不同。現在的色粉不再使用純天然的礦石、植物性、動物性的成份,完全是化學成份,已經沒有差別。當它是化學合成的時候,同樣四、五十年不會因光線紫外線照射而褪色,所以水彩的劣勢已蕩然無存。

藝術指憑藉技巧、意願、想像力、經驗等綜合人為因素的融合與平衡以創作隱含美學的器物、環境、影像、動作或聲音的表達模式,以指和他人分享美的或有深意的情感與意識的人類用以表達既有感知的且將個人或群體體驗沉澱與展現的過程。

只要能對繪畫材料掌握自如,隨意揮灑創作出滿意的畫作,足以讓欣賞者感動,同樣是令人讚賞的藝術品,去除心理窒礙後,覺得能與之產生共鳴進而達到心靈上的契合,在良好認知的心態下都值得珍藏。

席德進   臺南中華日報   27 x 39 cm   1952   ( 國立臺灣美術館提供)

席德進   白屋   36 x 50 cm   1965   ( 國立臺灣美術館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