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三十五歲起,陳東元逐漸淡出水彩畫壇。多年來他由「局內人」改變心境為「局外人」的角色來冷眼旁觀水彩畫壇過去一百多年的發展,應能更客觀的陳述這項水彩歷史。

── 引述楊恩生訪談節錄

第 7 節:

臺灣水彩畫發展分期

2008年「臺灣水彩100年」畫展分別在台北國立歷史博物館及臺中國立臺灣美術館展出。此次展覽水彩藝術家洪東標與張毓婷已將台灣水彩畫百年發展分期做有系統整理,本章節以此論述作為依據做說明。

1907─1947 披荊斬棘、蓽路藍縷的日治時期啟蒙階段

水彩是當時外來的繪畫媒材,在日治前期甚至更遠年代目前已經沒有任何資料可以溯源追蹤,但可以確定的應是在日治時期經由日本傳入台灣, 尤其以石川欽一郎的貢獻最大。

石川欽一郎(1871年8月8日-1945年9月10日),曾多次至臺灣任教,擔任臺北第一師範學校以及臺北師範學校圖畫科教師,是臺灣近代西洋美術的啟蒙者,同時也是台灣學校美術教育的開創者,讓台灣學生得以接觸西方美術教育,早期在臺曾發起藝術文化月例會、番茶會 (1913-1916),後期來臺積極在學校及校外推廣水彩畫,在《臺灣日日新報》、《臺灣時報》、《臺灣教育》發表大量的畫作與文章,出版《最新水彩畫法》、《課外習畫帖》、《山紫水明》等,並且指導七星畫會、臺灣水彩畫會、基隆亞細亞畫會與各種學校美術講習會以及業餘美術愛好團體,並大力提攜後進,在1920年代臺灣畫壇深具吸引力。

石川欽一郎將西方寫生觀念引入,借給這批年輕畫家一副重新觀看臺灣風土的眼鏡,形成一股以「以自然為師」、「對景寫生」的全新美學與自然觀,使臺灣風景題材與西方繪畫表現方式接軌。此舉促使水彩畫創作從日治時期開始,總能在畫壇扮演重要角色;儘管在日治時期的臺展、府展中,油畫為大宗,但水彩始終未失去應有的位置,反而在石川欽一郎及諸位弟子努力灌溉、培育之下,不斷持續創作,更於1927年成立「台灣水彩畫會」,每年邀請日本本土畫家共同展出,讓台灣水彩畫奠定了良好的發展基礎。

石川欽一郎對台灣歷史最大的影響就是倡議臺灣總督府舉辦官辦美展,並實際參與臺灣美術展覽會創辦過程,同時擔任審查員,讓臺灣民眾得以在美術競賽中與日本人公平競爭。同時使得臺灣有了官辦競賽性美展的傳統,而這項傳統歷經80餘年,從中央到縣市都視公辦美展為其政府文化藝術重要工作與現代化的象徵而繼續發揚光大。

石川欽一郎來台任教於台北師範,作為台灣現代美術的啟蒙起點,或有稍嫌粗陋、簡化的傾向,但石川來台的確開啟了台灣學子首度以自己的眼睛注視自己的鄉土,以深情的筆調,描繪台灣鄉土的第一印象。而這些石川的學生,日後卓然成為台灣第一代西畫名家最重要的組成份子,也是不爭的事實。

石川欽一郎的繪畫和教學主張是學習泰納、馬奈到莫內等名家,而掌握西方近代藝術思潮的發展是石川用以教學的主要思想根據。他強調西洋繪畫的發展,由初期僅在掌握外形,之後意識到形狀與立體的關係,近代更進展到印象派對色彩濃淡調和、光線、視覺、空氣等因素的深入研究。這種由純繪畫藝術進入到科學藝術的歷程,正是石川致力的教學主要目標。

臺灣水彩畫因日治時期石川欽一郎(1871─1945)的提倡而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其後更培養出第一代的水彩畫家,如倪蔣懷(1894─1942)、李澤藩(1907─1989)、陳澄波(1895─1946)等。

台灣第一代的西畫家,在石川等日籍老師的啟發下,學習到的不僅是如泰納浪漫主義對比色的使用、印象主義的色彩分析,更學習到印象主義那種面對時代所帶來的一種觀看事物的全新角度。

陳澄波與李澤藩兩位前輩藝術家對台灣美術貢獻鉅大。

日治時期教育並不普及,農工貧民三餐不繼,只求溫飽,能夠以繪畫為興趣不是一般家庭能夠負擔,通常都是經濟富裕的鄉紳、知識菁英或豪富家族。陳澄波與李澤藩出身貧寒,能夠在刻苦環境習畫,以當年時空實在令人感佩。

陳澄波,1926年以一幅《嘉義街外》的作品,入選第七回日本「帝國美術院展覽會」( 簡稱「帝展」 ), 這是臺灣人首次以西畫跨進日本官展的門檻;其後又數度入選「帝展」和其他各項展覽。1947年二二八事件爆發,在3月25日被國民政府於嘉義火車站前遊街後槍決,享年52歲。台灣文化界選每年3月25日為美術節,肇始於紀念陳澄波對台灣繪畫藝術的貢獻。

李澤藩,1921年進入台北師範學校(即今國立台北教育大學),為石川欽一郎旗下學生,主攻水彩。1926年畢業後,旋即入新竹公學校(今新竹國小)教書。 戰後,他轉任新竹師範與師大美術系教師,一直到1970年代退休為止,誨人無數,影響深遠。1935年之前,他的畫作極具石川的英式畫風。之後因為結婚與生子後,畫風轉為明亮寫實。他的「觀察自然、把握靈感、大膽嘗試、用各種方法表現到底」的寫實風格,為台灣鄉土畫作的主流。因家貧,恆念物力維艱,時常將畫得不滿意的作品用清水沖洗,再施以濃彩,演變獨樹風格的不透明水彩。

藍蔭鼎(1903─1979)出身宜蘭,也是這一時期重要的水彩畫家。 謝里法這樣形容藍蔭鼎:「雙腳踩的是鄉野的泥土,雙手沾的卻是社會最上層的光和彩。」藍蔭鼎堅持,農村就是他的生命、就是他的生活;作為水彩畫大師,他眷念於家鄉的萬般景物,他始終堅持鄉土路線。

洪瑞麟(1912─1996),1912年出生於台北市大稻埕淡水河岸的船頭行街,由於父親對傳統文人畫的素養,自小也對繪畫發生了興趣。1927年進入由倪蔣懷出資的「台灣繪畫研究所」,接受石川欽一郎老師的指導,開始由石膏像正式習畫素描。1930年赴日求學,畢業於日本帝國美術學校。1938年7月回到台灣,並到倪蔣懷經營的瑞芳煤礦工作,自此開始以礦工作為創作題材,建立出與眾不同的繪畫風格。